中国2月惊现贸易逆差,一时之间市场议论纷纷。分析师称,2月出现贸易逆差主要有三大因素:第一,春节因素;第二,大宗商品价格上涨;第三,中国经济回暖,内需增加。
春节是贸易逆差的主导因素
九州证券邓海清指出,春节因素是导致贸易逆差的主要因素,3月将大概率恢复贸易顺差。他称,从历史数据上看,春节之后的首个月几乎必然会出现贸易顺差大幅减少甚至为负的情况。比如2012年1月末春节,2月贸易差额由1月的1700亿(顺差)锐减至2月的-2000亿(逆差)。此次2017年春节为1月末, 与2012年春节时间极为相似。
春节因素导致贸易差额减少的具体解释:
企业在春节前提前安排出口,以减少库存成本,导致春节前的出口激增;而在春节后才进口生产,以避免节前进货却无法生产导致的库存成本,导致春节后的进口激增。
邓海清预计,春节因素消失之后,贸易差额将恢复正常,可以预计3月大概率会贸易顺差。
进口激增:大宗商品价格上涨+内需回暖
分析指出,进口超预期的主因是大宗商品价格上涨,叠加内需回暖。
邓海清指出,进口同比创2012年以来新高的最重要因素是价格因素。他称,与2016年年初相比,原材料进口价格飙涨,是导致进口快速回升最主要原因。他指出,如果只看代表商品的进口数量,进口回暖的幅度要小很多,这与经济缓慢回暖的情况相匹配(工业增加值、GDP为剔除价格因素的实际增速),不过实际进口与2014-2015年相比确实出现了回暖,这是不容否认的。
对人民币汇率有何影响?
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研究员张永军指出,2月份出现贸易逆差主要与春节因素以及国际大宗商品价格上涨,导致进口额大幅上升有关,出现了三年以来的逆差,这种情况应该不具可持续性,因此对人民币汇率影响有限。
外汇市场的参与方有三个:贸易部门、金融部门、央行,如果央行不参与外汇市场,则表现为官方外汇储备不变(央行没有买卖美元,或者净买卖差额为零),这是2月发生的情况,2月外汇储备结束连续7个月的下降(净增加与外汇资产估值波动有关)。
简单起见不考虑央行,则可以近似认为2月贸易部门和金融部门买卖美元规模相等,由于贸易部门为逆差,因此金融部门必然是顺差,这意味着资本外逃变为资本内流。2014年以来,使用上述方法估算的金融部门持续逆差,此次2月表明资本流出趋势可能出现逆转。
更多财经资讯请关注(feinongba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