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巴中在线 > 新闻频道 > 国内 >正文

微信代购乱象丛生 商务部将出台相关政策

时间:2017-03-10 16:54:04     作者: 136838002    来源:巴中在线     我来说两句 字号:TT

   随着互联网的发展和普及,网上代购出现在我们的生活中。确实,代购相较在国内买到的价格会更优惠一点,也可以确保是正品。但是随着代购的发展,行业内开始出现“乱象丛生”的现象,对此商务部将出台相关政策进行整顿。

1489130085738368.jpg

  乱象一:以假乱真 售假成风

  调查发现,不少微信代购的产品,质量无法保证,高仿品、假冒伪劣品层出不穷,让人防不胜防。不少人基于朋友面子等情感因素不好意思拒绝,往往会上当受骗。

  没有评价机制、没有信用担保、没有第三方交易平台,微信代购的交易模式完全基于买家对店主的信任,由此埋下了极大风险,一旦出现骗局,消费者的权益很难得到维护。

  乱象二:名为返利 实为传销

  一些微信代购商经常在朋友圈贴出夸张的销量,譬如宣称今天卖了多少货、这个月赚了多少万等,甚至把银行卡的进账记录或者订单量晒出来,让消费者看了不禁怦然心动。

  更有甚者,一些正想从事电商工作的年轻人禁不住诱惑,加盟成为其所谓的“经销商”或“正式分销商”,但在后来经营中却发现产品根本卖不动,只好厚着脸皮去不断“忽悠”亲戚朋友购买,更多的消费者因此上当受骗。这种微信代购实质上最终异化成了“传销”,危害较大。

  乱象三:代购者偷税漏税 购买者也算违法

  “奢侈品代购”铤而走险,偷税漏税,构成违法走私。这类现象越来越普遍,不久前南京市法院系统接连开庭审理了多起走私案件,其中不乏因逃避海关监管、偷逃应缴税款的盈利性微信代购者。而在全国范围内,“空姐代购逃税”、“走私高档手表入境”等新闻不断见诸报端。

  据报道,近日南京市中级人民法院一审宣判了一起代购偷逃税案件,被告人从境外找人购买价格不菲的奢侈品手提包,买到货后“人肉”入关,再将物品在网上销售获利。由于累积偷逃税款高达千万元,该案两名主犯一审均获刑11年。

  商务部将出新规扶助网络经济

  3月5日,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党组书记、局长张茅公开表示,作为一种新的购物形式,我国网络购物发展势头良好。但在产品质量、消费者保护方面也存在不少问题。网购不是法外之地,要加强监管、提高行业自律。针对新生事物,怎样健全网购法律保障,有些还在探索之中。既要让消费者买东西方便、放心,又要保障产品质量。

  针对疯狂的广告刷屏,商务部近日下发了《无店铺零售业经营管理办法》意见稿,其中明确规定,今后在微信发广告将有法可依了。

  商务部近日下发的《无店铺零售业经营管理办法》意见稿规定,未经消费者同意或者请求,或者消费者明确表示拒绝的,无店铺零售经营者和相关服务者不得通过固定电话、移动电话、短信、微信等渠道,向其发送推销信息。如果新规定落实,可以说是将矛头直指广告满天飞的微信朋友圈,不少微友们对此也是大力支持。

  此外,法律人士也提醒市民,在微商上进行采购的时候,应提高防范意识。保留好商家的活动图片、信息等资料,以便在利益受损时能够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更多财经资讯请关注(feinongbao)

关键词阅读:

你有微信?通过微信可以学习财经知识,锻炼交易技能:关注公众号招金财富(微信ID:bwp816)财富伴您左右

相关新闻
    无相关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