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资讯频道 > 资讯 >

【我们的开学季】巴州区三小创新教学管理 彰显"真课堂"特色

来源: 四川新闻网 时间: 2017-08-30 18:31:24

巴中在线8月30日讯 为丰盈“真文化”内涵,彰显“真教育”特色,提升“真教育”品质,近年来,巴州区三小从“真课堂”、“真教研”入手,狠抓教学常规,通过名师引领、真本教研、真课堂公约等教育教育特色活动,进一步提升“真教师”专业素质,进一步提升教育教学质量。

名师引领,快乐成长。每学期伊始,党支部书记、校长李光珍都要深入班级为孩子们上一堂以“落实‘真课堂’,践行‘真学生’”为主题的班会课。李校长充分利用《真课堂公约》来引导孩子们“真课堂”行为,通过叙述、谈话、讨论、问答等形式,引导孩子们畅谈感受、对照自查、积极寻找和发现课堂日常行为中的不足。通过名师引领,教育孩子学会做人、学会求知、学会学习、学会生活、学会审美,让孩子们充分认识到了践行“真课堂”的重要性,更让孩子们体会到了快乐学习的乐趣。

校本教研,有声有色。每学期第一周,各年级各学科都开展教材分析会。分析会由年级组经验丰富的教师担任主讲,对本年级本学科教材内容进行解读。同时,围绕课堂“教学方式、学习方式、教学策略”为教师们进行了具体的指导。老师们还就单元进度、单元目标、单元重难点进行热烈研讨。通过校本教研,进一步提升了教师落实教材、理解教材、应用教材的认识,提高了教师解读教材的能力。

课堂公约,规范行为。近年来,学校积极深化课堂教学改革,不断丰富课堂教学内涵,创新实施了“自主展示、探究学习、互动交流、反馈评价”的“真课堂”模式,促进了学生个性发展。为进一步落实“真课堂公约”,规范全体师生课堂教学行为,提高课堂教学质量,每学期,全校各班都不定时开展以“‘真课堂公约’我遵守”为主题的班会活动。通过重温“真课堂公约”、对照“真课堂公约”、学习“真课堂公约”,促进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养成,提高学习效率,真正让课堂“活”起来。“真课堂公约”从学生上课准备、上课礼仪、上课探究,教师教学准备、教学实施、教学评价等方面作了明确的规定,时时规范着全校师生课堂言行,促进师生在教学过程中真正形成“学习共同体”。

落实常规,精细管理。教学常规管理是学校教学工作的重心,是提高教学质量,增强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基本保证。在教学管理中,学校深挖教学常规工作精细化管理的内涵,推进教育教学全过程育人。认真落实“上好课”制度,严格执行“真课堂公约”,加强课堂教学督查,提高每一堂课的教学效益;落实教师“侯课制”,确保上课时间,不上无准备的课,不上随意性的课;保证学生在校休息时间,落实好学生“每天锻炼一小时”制度,要求教师准时下课,准时放学;严格控制作业量,要求教师分年级分学科合理布置家庭作业,切实减轻学习负担;开展听课与评课活动,落实“推门听课”制度,让互听互评形成常态;启动阅读课和课程超市,拓展课程建设,提高学生学习兴趣,促进学生幸福成长。通过一系列精细化常规教学管理,进一步规范了教师的教学行为,提升了课堂教学质量。

“真文化”孕育“真课堂”,培育“真学生”,历练“真教师”。区三小将进一步推进课堂教学改革,创新课程内容和形式,不断总结教育教学新方法,让师生在“真课堂”实践中,不断成长,不断升华。相信在全体师生共同努力下,“真教育”在新的学期一定能绽放出绚丽的花朵。‍

标签: 教学管理 课堂 特色 州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