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动村民增收致富 一名退役军人的乡村振兴梦
一名退役军人的乡村振兴梦
——记“乡村人才振兴百村千户示范工程”市级示范户张强
5月伊始,在射洪市香山镇苏家堰村170余亩虾田里,今年第一季小龙虾即将售罄,其中混养的大闸蟹也长势喜人。这意味着,今年中秋时节,虾田将迎来新一季的丰收。
这片虾田的主人名叫张强,是一名退役军人,被评选为“乡村人才振兴百村千户示范工程”市级示范户。2016年,张强怀揣着建设家乡的热情,复员回到香山镇开始龙虾养殖。短短几年时间,他不仅将自己的虾田打理得井井有条,而且还带动了苏家堰村和周边上百户农户增收致富。
返乡创业
退役军人变“养虾人”
2016年,当兵12年的张强复员回到家乡,并决定自己创业,为家乡的脱贫攻坚、乡村振兴贡献力量。经过市场走访调查、到处学习,张强发现,稻渔综合种养成本低、经济效益高、市场前景好,而且在川内尚未发展成熟,这一项目大有可为,当即拍板定下发展稻渔综合种养项目。
说干就干,2016年,张强和合伙人投入100万元,在苏家堰村流转了100余亩水田发展稻田龙虾养殖。得益于当地适宜的气候,张强的小龙虾在4月初便成熟上市,而湖北的小龙虾要到5月才大批量上市,这个时间差让张强的小龙虾供不应求,受到了市场的热捧,也让张强尝到了创业的甜头。
2017年,张强毅然将一年虾田的产出全部投入到扩大种养规模当中,将虾田面积扩大到了170余亩。
历经坎坷
基地年产值达400余万元
承包土地、学习技术、雇用人手……虾田扩张前期工作进展顺利,张强期望走出一条“稻养虾、虾养稻”的生态养殖路。然而,事业发展并不是一帆风顺。2018年,养殖基地的小龙虾开始出现大面积死亡。
突如其来的意外让张强有些措手不及。认真调查后他发现,5月天气慢慢热起来了,养殖基地小龙虾因感染细菌、病毒而大量死亡。因为效益不佳,再加上人工成本增高,这一年,张强几乎是入不敷出。为总结经验教训,张强到湖北等地学习养殖技术,并在短时间内重整旗鼓,让养殖基地恢复了生机。
2019年,恢复生机的虾田再度迎来丰收,张强感到很欣慰。然而,这一年,小龙虾市场行情却遭遇了前所未有的冷淡,一斤虾的均价相比往年低了三分之一。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突然来袭,这一季的小龙虾销量几乎为零,他再次损失惨重。
面对接二连三的挫折,张强展现出军人坚韧不拔的性格。他果断将第二季的小龙虾养殖变为大闸蟹养殖。最终在2020年中秋节前,张强的大闸蟹迎来了丰收。得益于疫情防控形势好转,大闸蟹在短短几天时间内便销售一空。这不仅弥补了小龙虾的亏损,也让张强看到了大闸蟹养殖的前景。截至目前,张强的稻、虾、蟹共作基地已发展到500多亩,年产值达到400余万元。
乡村振兴
带动更多老百姓增收
“我倒下了无所谓,但这些村民怎么办……”回忆起创业历程,张强认为,2018年到2020年上半年是他最“黑暗”的时光。在这段时间里,支撑他的不仅有军人不服输的信念,而且还有对村民的牵挂,这让他更坚定了在村里扩大生产的决心。
在创业过程中,张强先后引进创业人员7人、退役军人1人、基地常年固定工人7人,带动零星就业20余人,平均每人年务工收入1.5万元,年发放土地承包费40余万元。张强相信,通过产业扶贫将企业做起来,带动更多人就业,使当地产业发展壮大,从而形成良性循环,慢慢吸引更多人才留下来。
张强还积极探索产联式发展,以“合作社+农户+社会资本+村集体经济+乡村旅游”的发展模式,带动更多老百姓增产增收。2018年底,张强依托香山镇稻渔综合种养殖基地,创立射洪小龙虾养殖技术协会,带动养殖户共同发展小龙虾。目前协会有会员51人,规模达2200亩,协会规模不断扩大。
“乡村要振兴不是一家的事,我能做的是成为杠杆,撬动更多的力量,让大家一起脱贫,这样才有意义。”张强一边说一边憧憬着家乡美好的未来。
(全媒体记者 黄铂晶)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