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资讯频道 > 热点 >

百名记者进百村|走进蓬溪县群利镇九龙坡村

来源: 遂宁新闻网 时间: 2021-03-06 15:00:42

走进蓬溪县群利镇九龙坡村

▲《遂宁日报》3月6日03版截图

村名片

蓬溪县群利镇九龙坡村,是一个与重庆、南充和广安均相邻的鸡鸣三界的边远山村。该村幅员面积2.72平方公里,耕地面积2151.9亩,全村共有681户1884人。主导产业为白芷、川芎等中药材及大雅、沃柑等优质水果,是远近闻名的“包产到户先行村”“省级文化扶贫示范村”“省级乡村振兴示范村”。

大事记

●2018年,集中流转土地达300余亩,建成两处中药材种植基地;

●2019年,建成“蓬溪县南部片区社会扶贫中心”综合体;

●2019年10月,全村顺利实现户脱贫、村“摘帽”;

●2020年5月,“包产到户先行村”村史馆正式对外开放;

●2020年11月,成功申报“省级文化扶贫示范村”及“省级乡村振兴示范村”。

乡村振兴记

敢为人先抓产业

九龙坡村村民乐享幸福滋味

白色洋房点缀在起伏的山地上,雪白的李子花和金黄的油菜花扮靓乡村,习习凉风吹来田野的花香,这是蓬溪县群利镇九龙坡村的早春图。柔美、悠远、恬静,是这个村庄给人的第一印象。

九龙坡村是在2019年由原九龙坡村及九寨村两个贫困村合并而成。这里曾经土地闲置、交通闭塞,百姓收入甚微。而现在,在九龙坡村两委干部的带领下,百姓们不等不靠、辛勤劳作,不断激发内生动力,以中药材、优质水果等特色种植业为依托,以九龙坡村敢为人先的首创精神为引领,九龙坡村人靠着勤劳双手,到2020年底,户户通了水泥路,家家住上了小洋楼,村民年人均可支配收入超2万元,成功将九龙坡创造成为了生态宜居、产业发展、百姓富裕的美好家园。

▲九龙坡村舒适安逸的人居环境。刘春燕/摄

借势产业扶持

壮大集体经济

春雨贵如油。在一场春雨的畅淋后,九龙坡村的柑橘树苗正在茁壮成长。依靠着村集体的产业发展,村民们心中刻画的致富梦可期可盼。

2018年初,九龙坡村村集体经济收入来源只有山坪塘出租,收入仅8000元。为进一步壮大村集体经济,村两委干部集思广益,找路子,谋发展,经过一番商议后,最终将25万元产业扶持基金入股到了村合作社,合作社每年固定向村集体分红2.5万元。

2020年4月,在党委政府的帮助支持下,九龙坡村以村合作社的名义流转村土地450余亩,整治撂荒地200余亩,建成村集体主导的柑橘产业园,目前已与业主达成了出让协议,有望每年增加村集体经济收入3万元以上,同时建成白芷、川芎等中药材基地400余亩,通过分红及产业收益,村集体经济年收入可稳超10万元。

引进企业帮扶

致富奔康有门

“九龙坡扶贫车间”内,30多位村民在各自的岗位上忙碌工作。村民们在这里已经有近2年的“工龄”了,家门口就可以就业创收让村民们尝到了甜头。车间领班告诉记者,村民经过就业培训就可以上岗,除了在车间内工作,还可以把零件带回家加工,按件计酬的方式,让村民们能很好核算劳动后的收入。

九龙坡扶贫车间是于2019年10月在镇党委政府的帮助下引进的,一办起就成功吸纳了贫困户及普通群众58人就业,解决了村民们曾经只能在就业与照顾家庭中二选一的难题,增加了留守人群的经济收入。2020年初,新冠肺炎疫情暴发,许多人留守在家,而九龙坡村村民的收入不降反增,月户均增收1000余元,成功巩固了脱贫成效,保住了脱贫攻坚工作的成色、底色。

“我在厂里做焊锡有一年了,收入一年有一万多元。以前在家里面种庄稼,哪能挣到这么多钱?”谈起现在的收入,村民姚兰珍心里很满足,脸上绽放着红润的笑容。

▲村民在家门口务工。刘春燕/摄

夯实基础建设

乡村形象提升

干净整洁的公路像一条蜿蜒的玉带,不时有小轿车从路上驶过。九龙坡村道路的改变给村民带来了更多便利感、舒适感和幸福感。

为了有效改善村民的生产生活条件,自2018年开始,九龙坡村通过镇统筹、村自筹的方式,多方筹集争取资金,不断完善村内基础设施,推进人居环境改善。先后完成村道路改扩建1.8公里,组道路新建2.92公里,组道路维护整修0.5公里,在全镇率先实现水泥路组组通、户户通,极大地改善了村民出行条件。整治山坪塘11口,新建山坪塘5口,新建抗旱蓄水池14口,1组提灌站续接渠系管网500米,解决了长期以来的“旱片死角”问题,保障了村民生产用水。

2019年,由镇政府牵头,在九龙坡村5组大力推进实施人居环境整治项目,以“南部片区社会扶贫中心”为中心,落实风貌改造房屋33座,打造起新村聚居点,九龙坡村旧貌换新颜。

返乡创业记

小伙子返乡种柑橘

穷山村有了“致富经”

吴学勤是九龙坡村村民,大学毕业后,他便到新疆带了几年工程队,攒下人生“第一桶金”,后奔着好政策又到广安市武胜县承包了50亩土地种植柑橘。2017年,看着老家越来越多的撂荒地,他下定决心,回乡带动老百姓一起种植柑橘,走一条符合本村实际的脱贫路。

如今,吴学勤在村里承包了近200亩土地发展柑橘产业,柑橘下还套种了中药材白芷。先前的种植创业经历让吴学勤积累下了宝贵的经验,如今,他带着这些致富经验重返家乡,带领家乡群众脱贫致富。

一天劳作下来,老百姓在地里务工能有60块钱的收入,一个月能有好几百元,再加上每年350元/亩的土地租金,九龙坡村老百姓在家门口就实现了就业增收。“就我这基地里,现在每个月差不多需要10个工人。有啥不懂的,我就尽量教他们。”吴学勤说,柑橘种植有一定的技术门槛,自己创业初期走了很多弯路,现在回村创业再出发,就要带动乡亲们少走弯路。

在吴学勤的带动下,村里老百姓也跟着种植柑橘,政府出资帮老百姓购买了一批苗子,现在村上几乎家家户户都种了柑橘。在大家的细心呵护下,果树长势良好。看着遍地的柑橘果树,吴学勤满怀希望:“明年就会初挂果,预计产量5000斤/亩。”

百姓幸福事

村里建起村史馆

精神生活更充实

近日,一场春雨过后,蓬溪县群利镇九龙坡村的空气格外清新,“包产到户先行村”村史馆前红旗迎风招展。

据了解,九龙坡村“包产到户先行村”村史馆于去年5月正式对外开放,包括峥嵘岁月、奔康巨变、振兴发展、砥砺前行四大板块,是该村的专属“记忆博物馆”。

“现在来到的是九龙坡村振兴发展板块。未来,我们会建设老年活动中心,让家庭医生直接上门服务,大家能够足不出户就享受美好生活。”九龙坡村书记安琴向前来参观的村民介绍。

今年75岁的村民王永平亲眼见证了村庄的发展与变化。他告诉记者,九龙坡村从公路到住房,再到人居环境,都发生了极大的变化,村里人的生活也越过越好。“以前大家住的都是土坯房,现在都修起了小洋房,生活舒适多了。我的两个儿子在重庆打工,回来看我,自己开车只需1个多小时,很方便。”

村里发生的变化还有很多。2018年以来,九龙坡村新建村级文化室60平方米,硬化村级文化广场400平方米,配套安装健身器材10件。同时建成面积360平方米的“蓬溪县南部片区社会扶贫中心”综合体,中心涵盖农家书屋、电商平台、乡约银行、扶贫积分超市、人大代表之家、便民服务大厅等多项功能,全方位满足村民们对美好生活的期盼和向往。“现在村里美了、富了,我的老年生活也很幸福。”王永平开心地说。

人物访谈

建设五大产业园

持续助推乡村振兴

——访蓬溪县群利镇党委书记刘欣

记者:近年来,蓬溪县群利镇在脱贫攻坚取得了哪些成效?

刘欣:近年来,群利镇全体干部同心协力、攻坚克难,在脱贫攻坚上取得了重大胜利。群利镇全面实现了户脱贫村摘帽,目前未存在返贫现象;同时在脱贫攻坚中,找到了适合群利各村发展的产业之路,并依托产业实现了一大批群众致富奔小康,为下一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记者:请你谈谈群利镇如何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助推乡村振兴?

刘欣:群利镇将以新一轮的乡村振兴为契机,积极探索川渝毗邻地区一体化发展。一是充分发挥我镇的地域优势,与周边的重庆合川二郎、潼南宝龙、广安武胜同规划、同谋划,实现联合发展,积极打造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示范区。二是以党建为引领,依托九龙坡“包产到户先行村”的历史文化背景,以九龙坡“南部片区社会扶贫中心”为核心,辐射带动断垭口、杨家桥、复兴等村,在横向上逐步形成以中药材、优质柑橘、优质核桃、生态水产、生态旅游为主的五大产业园区;在纵向上延长产业链,新建药材烘干房一所,探索新建核桃及柑橘深加工厂房两所,形成集生产、加工、销售于一体的全产业链发展模式。三是紧紧围绕“四好村”建设目标,积极开展人居环境整治、乡风文明建设等活动,使乡村振兴有效续接脱贫攻坚,进一步增强老百姓的幸福感和获得感,奋力谱写新时代下群利新篇章。

记者手记

用开拓奋进精神

为乡村振兴鼓劲

九龙坡村的幸福是奋斗出来的。43年前,九龙坡村群众用辛勤和汗水获得了丰收——早在1978年,实现“家家有余粮”;1979年,在整个蓬溪粮食亩产骤减200斤的情况下,实现群众“私地”亩产反增100斤的产量“剪刀差”。近年来,九龙坡村群众在村两委带领、返乡能人带动下,不断顺应形势,先后探索集中连片发展蔬菜、青花椒、核桃等产业,并最终确定以白芷、川芎等中药材和“大雅”柑橘种植为核心的主导产业,通过勤劳、奋斗实现了脱贫奔康。“九龙”群众用自强不息的奋斗精神,谱写了一篇篇改革发展的胜利篇章。

不忘初心、方得始终,牢记使命、砥砺前行。九龙坡村是基层创新的实践者,也是农业农村改革的受益者。他们正与亿万农民一道,为乡村振兴探索着、奋斗着、共进着。相信九龙坡人必将传承敢为人先的首创精神、开拓奋进的担当精神、自强不息的实干精神,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助推乡村振兴。

(全媒体记者  罗惟君  刘春燕)


标签: 百名 记者 走进 蓬溪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