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台市创新监管模式 锁紧农村用工小微权力的笼子
村级用工管理,一直是农民群众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为进一步规范村级用工管理,杜绝农民身边的用工微腐败,近年来,东台市以“正风肃纪镇村行”专项行动为契机,坚持标本兼治,专门出台了指导意见,切实加强对村级用工小微权力监管。为进一步提高精细化、信息化管理水平,东台市积极探索,创新监管模式,2020年下半年,由市纪委牵头,市农业农村局具体负责,聘请专业软件公司,研发出“互联网+”村级用工实时监管平台,建立了“全流程监管、全线上运行、全方位增效”、与集体“三资”监管平台互联互通的村级用工“三全一联”监管体系,将村级用工小微权力装进制度“笼子”,用工不合理、支出不合规等问题得到有效改善,用工数量明显下降、规范程度显著提升,基层群众反响较好。
一是健全平台功能,实行全流程监管。根据村级用工特点,按照事前申报、过程管控、定期公示、实时预警的要求,将村级用工细化为人员管理、预算管理、用工管理、用工抽取、出工管理、验收公示、会计入账、统计汇总八个流程,实行随机抽取、签字拍照、阳光公示、动态筛查,实现用工申请、人员抽取、出工管理、质量验收、信息公示、费用结算全环节线上留痕,构建村民小组组长申请、村民代表审议、村务监督委员会监督、镇村干部分级审批的的用工审核审批框架体系。
二是坚持三级联动,确保全线上运行。为强化系统应用,东台市实行市镇村三级联动,市级半年内组织两次培训,分别对用工平台业务操作、用工平台使用中发现的难点进行专题培训,每周对平台预警发现的问题进行反馈,督促整改到位;镇级按月召开村级用工平台推进会、按月组织平台督查,镇纪检和镇农经部门联合组织业务培训,推进村级用工平台规范运行。2020年9月份,各镇区开始用工平台试点,10月份全市村级用工网络平台全面进入正常使用,村级用工实行线上申请、线上审批、线上监督,所有的操作流程全部实现线上运行。
三是实行应进必进,促进全方位增效。监管监察平台正式使用以来,平台用工管理已实现“应进必进”,共录入工人员151488人,完成村级用工项目8173个。村级用工治理取得了三个方面效益:一是用工费用大幅降低。由于监管严格、使用规范,据统计,2021年上半年弶港镇村级用工支出较2020年同期下降46%。二是审核审批方便快捷。所有的操作均可在系统平台上进行,用工审核审批突破时间、地点限制,更加方便基层操作。三是用工权力阳光透明。平台正常运行后,“虚假工”、“人情工”、“重复工”等农民群众反映强烈的基层“微腐败”得到有效遏制,基层干群关系进一步融洽。去年11月16日至18日,南沈灶安云村组织杂工捞水草,村会计在平台抽取了8个村民,经过三天突击,将安云村境内河道的水草清理得干干净净。因为捞水草的活儿比较辛苦,谈好价格是每天每人100元,8人一共花掉了2400元。村民邓亚平说:“现在用工,不凭村民与干部的交情,而是电脑随机派工,公平公正,我们心服口服。”而村干部们也对这个村级用工监管新模式衷心赞同,杜绝了“微腐败”,还了干部清白,干群关系进一步融洽。(东台市纪委东台市农业农村局)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