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资讯频道 > 热点 >

恩平市法律援助处充分发挥保障民生职能作用 提高基层群众法治获得感

来源: 时间: 2021-08-16 13:13:52

受援者家属(右一)送来锦旗,向恩平市法律援助处及法援律师表示感谢。

近期,恩平市法律援助处被司法部选为“法援惠民生扶贫奔小康”品牌活动表现突出单位,是广东省司法行政系统获选的5个单位之一。

2020年以来,恩平市法律援助处积极贯彻落实司法部的部署,多种举措开展“法援惠民生扶贫奔小康”品牌活动,充分发挥法律援助服务保障民生的职能作用。尤其是党史学习教育开展以来,恩平市司法局紧扣工作主线,大力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以工作成绩和人民满意度检验工作成效,为庆祝建党100周年和“十四五”开好局起好步营造安全稳定的法治环境,切实提高人民群众的法治获得感。

聚焦民生保障扩大援助范围

6月29日至7月6日,恩平市司法局联合恩平市东成镇社会治理公益创投综合服务项目,组织法律援助志愿服务队深入东成镇各村居,慰问困难群众,将党的温暖和关怀送到他们心中。“感谢党和政府的关怀,我家终于有了电视机……”收到慰问品的特困供养人员郑某球感动地说。

为保障群众合法权益,恩平市法律援助处充分发挥法律援助的兜底性、普惠性、保障性作用,重点做好外来务工人员、残疾人、农村留守妇女儿童、困难军人军属等重点群体的法律援助工作,不断扩大法律援助的覆盖面。同时,充分利用在恩平市劳动人事争议仲裁委员会、人民法院、武装部等部门单位有驻点人员的优势,拓宽法律援助申请渠道。

2020年,恩平市法律援助处共受理民事法律援助案件119件,解答群众法律咨询663人次,为群众挽回经济损失或取得利益221.21万元。今年截至8月9日,共受理民事法律援助案件117件、刑事法律援助案件121件,值班律师办理认罪认罚案件173件。其中,离婚、抚养费、继承等婚姻家庭纠纷案件18件,涉追索劳动报酬、工伤保险待遇纠纷等劳动争议和劳务合同纠纷案件87件,涉妇女儿童权益案件64件,涉外来务工人员案件19件,有效维护困难群众的合法权益及社会和谐稳定。

发挥服务职能提供有效法律援助

6月25日,在恩平市公共法律服务中心,任某代其丈夫罗某送来了一面写着“履行法律援助职责维护社会公平正义”的锦旗,对恩平市法律援助处及法援律师维护其合法权益不受侵犯表示感谢。原来,此前,任某的丈夫患病,但因用人单位没有为其购买基本医疗保险而不能依法享受医保待遇。任某就此事到恩平市法律援助处进行咨询,并申请法律援助。恩平市法律援助处在了解相关情况后,对任某的丈夫给予法律援助,帮助其向恩平市劳动人事争议仲裁委员会提起仲裁申请,依法维权。恩平市劳动人事争议仲裁委员会经审理,裁决用人单位一次性支付医疗费用共57016.55元给罗某。裁决书作出后,用人单位主动向罗某支付了上述费用。

据悉,恩平市法律援助处大力推动各法律援助机构积极参与诉源治理,引导受援群众优先采取和解、调解等方式结案,把矛盾消除在萌芽状态。同时,加强法律援助志愿服务队建设,引导律师志愿者发挥专业优势,积极投身企业复工复产、经济发展、民生保障等重点领域,彰显法律援助在助力社会经济发展和保障民生中的重要作用。

恩平市法律援助处及时将因疫情导致的劳动报酬支付、劳动关系解除等纠纷纳入法律援助事项范围,将确因疫情影响面临破产或陷入个人经济困难的企业主等纳入法律援助服务对象范围。同时,深入开展民营企业“法治体检”和复工复产法律服务活动,加强法律服务保障,落实重点企业“首席服务官”工作制度,加强外来务工人员权益保障工作。疫情防控期间,对群众申请法律援助实行“容缺受理”。

在恩平市法律援助处的组织下,2020年,恩平各村(社区)法律顾问共接待服务对象8968人次,提供法律服务3191件次,接访咨询2402人次,举办讲座752场次,参与群众1万余人。2021年至今,村(社区)法律顾问为村(社区)群众提供法律服务1562件次,提供法律咨询1175件次,开展法治宣传375场次。

优化申请程序强化便民服务

近日,当事人冯某因劳务费纠纷到恩平市法律援助处申请法律援助,但其提供的证明材料并不齐全,恩平市法律援助处的工作人员向冯某耐心了解情况。冯某家庭经济困难且其女儿为残疾人,依法可适用证明事项告知承诺制。在工作人员的指引下,冯某以书面形式作出承诺,并现场办理了审批手续,顺利申请到法律援助。冯某由衷地感叹:“这一制度太贴心了,签一份承诺书就行,十分方便。”

2021年4月16日,江门市法律援助处发布《关于江门市法律援助机构推行告知承诺制的公告》。恩平市法律援助处积极落实,深入推进证明事项告知承诺制,不断提高办事效率,强化司法便民服务,获得受援人的积极支持和高度评价。

此外,恩平市法律援助处依托各镇公共法律服务工作站和各村公共法律服务工作室,为行动不便的法律援助申请人提供上门服务,切实打通特殊困难群众申请法律援助的“最后一公里”。

同时,推动窗口服务规范化便民化。恩平市法律援助处积极推行服务承诺制,开辟法律援助“快速通道”,对未成年人、老年人、残疾人、外来务工人员符合条件的申请实行当日受理、审查,并快速办理。

加强“智慧法援”建设。向群众推广法律援助“预约办”“电话办”“网上办”“掌上办”,引导群众通过“12348”公共法律服务热线等方式获取法律讯息。同时,建立部门信息共享机制,与政数局、民政局等部门建立法律援助证明信息数据共享机制,确保法律援助申请审核的准确、科学、高效。

文/图胡伟杰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