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资讯频道 > 热点 >

以民为本擦亮党建品牌

来源: 时间: 2021-09-02 17:34:19

打造党建示范点

大汾社区作为基层党建示范点之一,近年来积极打造具有大汾特色的基层党建新标杆、新品牌。

2017 年起,该社区重点打造沿河一路河边党建文化长廊。漫步长廊,抬头即可见到由社区群众亲手提笔,以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为内容书写的金句,凸显社区党建元素。接下来,社区计划打造法治公园和党史学习公园,进一步丰富社区党建工作内容。穿过党建长廊,便能到达大汾社区党群服务中心,该中心办事大厅设有教育、妇联、社保、住房等服务窗口,同时配备村史展览区、长者活动室、健身室、书画室等功能室,结合社区历史文化特色,推行特色服务项目。近期更添置了一台全自动化处理政务服务自助机,方便群众处理事务。

来办理学位认证的何先生提到,如果社区没有设置服务窗口,办理学位认证就要到比较远的街道政务服务中心,但自从社区开办服务窗口,不仅自己办理证件方便,家里老人也可以就近办理电费、水费缴费,省去不少时间。

接下来,大汾社区将继续推动基层党建全面进步、全面过硬,通过 “书记讲党课”向各社区总结推广 “双标工程”做法经验,打响社区品牌,凸显党建引领作用,推动社区各方面更快更好发展。

搭建平台连民心

2019 年,大汾社区成功打响“有困难,找书记”品牌,创新群众工作方法,将每周星期二设为倾听社区群众心声日,在党群服务中心内增设群众谈心谈话处,由社区党组织书记专门听取群众意见建议或投诉。同时,每周由社区党组织书记率队,“两委”班子成员参与,面对群众现场办公,做好服务事项一站式办理。

在党群文化中心,有一面“心愿墙”,墙上是群众亲手写下的便利贴,便利贴上写着“希望汾溪河越来越漂亮”“社区要尽快解决停车问题”“增加几个老人活动室”等心愿。何伟锋介绍,“心愿墙”是社区党组织拓展联系群众渠道的其中一种办法,每日,群众都可将问题与投诉写在“心愿墙”上。除此之外,也可以通过书记热线、办公电话及微信公众号等直接反映问题。

“大多数群众都希望社区人居环境越来越好,基础设施越来越多。”何伟锋说,只要群众在“心愿墙上”留下问题或投诉,社区就会立即处理,针对停车、河涌治理等问题,会及时联系街道有关部门,采取会议洽谈的形式共同商讨整改方案,如大汾中心地段道路整改,就通过与相关部门合作,采取铺设人行道,主体道路全面铺设沥青,装置景观灯的方案,有效对该路段扩宽升级,得到群众大力支持。

何伟锋说,接下来,该社区班子成员会继续把“有困难,找书记”品牌作为党建引领点,坚持每周至少一次下沉社区走基层,与每位老党员、群众详谈社区发展规划,推动对社区环境整治项目建设和“三线”整治尽快落地。

发展年轻力量

大汾社区人文底蕴深厚,村内何氏大宗祠、青云桥、钟德桥、连步桥皆为文物保护单位。近年来,该社区通过党建引领社区文化建设,不断擦亮书画、粤曲、龙舟和醒狮四张文化名片,完善社区服务配套设施,积极开展书画艺术交流、粤剧表演、龙舟赛及醒狮表演,深入挖掘本土历史人物、名人乡贤等精神价值文化内涵,按新时代要求制定完善乡规民约,塑造文明新风。

社区要发展,文化新风不能少,年轻力量更少不了。每年,大汾社区党组织都能收到不少年轻人的入党申请书,也鼓励年轻党员多参与社区工作。

“收到入党申请后,社区党组织会对申请人进行记录,后续通过党史学习教育、安排志愿服务等途径培养他们的党性修养。”何伟锋说,新冠肺炎疫情期间,该社区结合党史学习教育及“我为群众办实事”工作,多次组织疫苗接种及核酸采样专场活动,消息发出后,社区有不少后备党员报名参加。

社区未来发展需要依靠年轻人的力量。何伟锋说,该社区党组织希望年轻党员能够以“我为群众办实事”的积极工作态度,提高责任认识,加强党性修养,坚持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把每一项工作抓细、抓实、抓出实效,不断提升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