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资讯频道 > 热点 >

让更多贫困学生上好学、能成才——记“四川省脱贫攻坚先进个人”邹凤

来源: 百度新闻 时间: 2022-01-19 22:39:45

在全省脱贫攻坚总结表彰大会上,市教育体育局计财科副科长邹凤被表彰为“全省脱贫攻坚先进个人”。作为教育扶贫工作的具体责任人,邹凤以保障贫困家庭“学生上好学、发展有动力、脱贫有出路”为目标,全面落实“义务教育有保障”工作要求,通过“五个精准”教育扶贫行动,实现了全市教育扶贫“五个不落”的奋斗目标。

精准摸排识别

夯实教育脱贫基础质效

脱贫攻坚政策的落地落实落细,让智力障碍的付小锐(化名)不但没有因为重疾而失学辍学,还得到了生活上的帮扶,感受到来自党和政府的关爱。

2020年12月27日,邹凤一行来到船山区河沙镇井碑桥村。在摸排中他们发现,已经10岁多的付小锐还不会说话。据介绍,在付小锐很小的时候,母亲就外出打工,至今杳无音讯,家中除了生病的父亲,还有年迈的爷爷和年幼的弟弟。

得知这些情况后,当地党委政府和各级教育部门给予了付小锐特别的关爱,不但从经济上给予帮扶,还安排老师坚持每周一次“送教上门”。据了解,我市针对贫困学生入学难、就业难问题,通过各种方式实现特殊关爱,创新开办“志翔班”和“志强班”。对未升入大学的贫困高中毕业生,安排专项资金150万元,开办职业技能培训班。

精准识别是精准脱贫的根基,还是最关键、最困难、最辛苦的工作环节。付小锐是我市坚持落地“精准比对、精准资助”政策的一个缩影。

邹凤在牵头抓好控辍保学工作中,建立健全控辍保学“责任清单”机制、适龄学生“入学台账”机制、义务教育“联控联保”机制。对农村、边远、贫困等重点地区实施动态监测,共劝返失辍学学生386名。同时组建了“教育扶贫进村入户宣教队”,进村入户向家长及中小学生讲解扶贫工作的政策,确保全市建档立卡学生“一个不落”入学。

我市还建立了从学前教育到大学“奖、贷、助、补、减、免”全方位资助体系,主动向上争取专项资金。近五年来,已惠及学生近86.08万人次,切实做到“应免尽免、应助尽助”。

改善办学条件

农村娃在家门口“上好学”

为缓解义务教育大班额现象,我市加大教育投入,不断改善教育教学条件,先后规划建设了一批环境优美、设施齐备的义务教育学校。

作为市级重大项目的龙凤学校就是其中一个。该学校项目占地123亩,规划建成拥有30个小学教学班、36个初中教学班、12个幼儿园教学班,总共可容纳3150名中小学生、360名学前幼儿以及200名教职工的区域教育中心区的办学规模,同时还建设有体育运动场及配套设施。投入使用后,可解决3000多名学生入学难,极大地满足和改善片区就学条件。

邹凤的另一项扶贫工作就是牵头落实学校建设资金向教育扶贫倾斜,龙凤学校项目的建成投用与邹凤的努力密不可分。

我市还投入2.1亿元,在贫困村所属乡镇优先新建20所公办幼儿园,改善贫困村所属乡镇218所中小学校办学条件。累计投入资金6.9亿元,改造校舍面积47万余平方米,运动场面积33万余平方米。此外,投入1.2亿元重点推进乡镇宽带网络校校通、优质资源班班通、网络学习空间人人通“三通建设”,全市偏远学校均实现“优质教学资源班班通”。

没有高水平的教师队伍,就没有高质量的教育。在农村,更是如此。邹凤牵头起草制定了《乡村教师支持计划实施细则(2016—2020年)》,全面保障乡村教师待遇,落实农村中小学教师生活补贴、乡镇工作补贴,落实乡村教师职称评聘优惠政策,农村任教30年教师直接推荐评审高一级职称,探索实施农村中小学教师中高级职称定向评审工作。

邹凤从2015年开始开展驻村帮扶工作,此次被评为“全省脱贫攻坚先进个人”。她说:“我很荣幸能够参加脱贫攻坚战役。荣誉是对过往成绩的肯定,立足新征程、踏上新起点,我将积极参与乡村振兴工作,助力推进城乡教育一体化改革,加快由基本均衡向优质均衡跨越,不断巩固脱贫攻坚成果。”

(全媒体记者 杜林德)

标签: 遂宁 上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