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两会 | 办好每件建议 惠及一方百姓
倾听群众心声,回应民生诉求。建议是人大代表履行职责的重要载体,不仅凝聚着代表们为民代言、不负重托的拳拳之心,而且饱含着人民群众对全市发展的关切和对美好生活的期盼。 一年来,市人大常委会围绕中心工作、聚焦民生关切,始终站稳人民立场,从提出、交办、督办多维发力,接续推动代表建议办理工作高质量发展。 市八届人大一次会议上,代表提出建议64件。其中,转交市政府相关部门办理60件,转交党群部门办理3件,转交市法院办理1件。截至2021年12月,64件建议已全部办结。 汇聚民意 用建言增进民生 “加强城市道路交通综合管理”“深入推进‘智慧消防’建设,切实消除火灾隐患”“鼓励开设学龄阶段儿童托管班”“支持蓬溪经开区金桥片区打造‘世界锂都拓展区’”“挖掘弘扬本土优秀传统文化,助力遂宁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实现中部崛起”……一年来,市人大代表或聚焦民生实事,或着眼城市发展提出的64件建议,件件质量过硬。 这些高质量建议的提交,是市人大常委会的精心指导,是每位人大代表深入群众调查研究的结果。为确保每一件建议都全面客观反映群众的真实诉求,市人大代表们坚持广走访、深调研、纳民意,始终用脚步丈量民情、用行动服务群众、用建言增进民生。 “人民选我当代表,我当代表为人民。”近日,在船山区永兴镇联盟片区人大代表联络站,首先映入眼帘的便是这铮铮誓词。 记者了解到,根据人大工作的新需要和老百姓的新期盼,永兴镇人大依托新开村党群服务中心,设置有选民接待室、会议室等,确定每月10日、20日为接待选民日,人大代表轮流接待选民,听取选民诉求,收集群众意见。人大代表也可根据实际需要,“随时进来、随时接待”,联络站成为了架起代表与群众的“连心桥”。 跟踪督办 确保件件有回音 为了让代表建议“件件有落实、事事有回音”,日前,市人大常委会人事代表工委会同部分人大代表和相关责任部门,来到金港名都干道出口处,现场督办市八届人大一次会议上提出的《关于移植金港名都干道绿化带的建议》。 据悉,金港名都现有住户2000余户,车辆分别从东、西两个门口出入,因东出口严禁左转,故大部分车辆从西出口出入,西出口有段绿化带正好挡住车辆出行,出现了人车混行现象,存在安全隐患。 通过多次走访调研、开会协商,各责任单位一致同意对金港名都干道出口交通进行优化,将现有绿化带向北拆除约9米,再向南增设约9米绿化带,并在出口处增设机动车禁左等交通标识标牌,目前已全面完工。 代表建议的跟踪督办,只是市人大常委会持续推行主任会议成员领衔重点督办代表建议制度的一个缩影。 一年来,市人大常委会完善代表建议、批评和意见办理机制,实行办前主动联系、办中密切沟通、办后回访交流“三步工作法”,强化重点建议件督办机制,把建议办理工作纳入部门年度目标考核,促进建议办理从“答复型”向“落实型”转变,一大批群众关心关注的重点难点问题得到回应解决。 交出答卷 民生实事落地有声 利民之事,丝发必兴;厉民之事,毫末必去。随着国家二胎、三胎政策相继落地,学前儿童和小学生的接送问题以及假期托管问题,已成为年轻双职工家庭普遍头痛的问题,各单位职工经常面临工作和孩子无法兼顾的难题。 在市八届人大一次会议期间,市人大代表邹莉莉提出,在没有老人帮忙的情况下,职工往往将孩子交给商业托管机构,但这些机构办校水平参差不齐,托管费也是千差万别,管理主体一直没有得到明确,监管真空状态让人揪心。 代表提出建议,部门积极落实。针对问题,市总工会及相关部门及时搜集相关信息,探索开展职工子女托管工作,采取“自主开展,先试先行”的政策,鼓励有条件的单位积极探索开展职工子女托管服务。据悉,2021年,我市各级工会开设“爱心托管班”17个,1035名职工子女参加了托管服务,1973名职工从中受益。 一年来,从“加快落实义务教育优质发展”到“解决农村饮用水问题”,从紧盯“统筹全市产业布局”等经济社会发展的宏观大事,到涉及“解决市城区停车难问题”等民生领域的关键“小事”,市人大常委会深耕民生关键事采取现场调研、交叉检查、交流座谈等多种方式,将“良言”变成“良策”,让代表的议案和建议“落地有声”,交出了一份漂亮的“答卷”。
(全媒体记者 梁惠)
更多新闻请点击相关专题查看↓
聚焦2022遂宁两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