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点话题|民生实事如何办到群众心坎上? 紧盯“急难愁盼” 增进民生福祉
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下大力气解决群众“急难愁盼”,让发展成果更多惠及群众。
过去一年来,我市把办好民生实事作为惠及群众的民心工程来抓,不断增进民生福祉。今年的民生实事如何办到群众心坎上?针对这一热点话题,市两会期间,市人大代表、市政协委员纷纷建言献策。
“今年我市将市城区部分老旧小区污水、粪水外溢等问题纳入‘群众最不满意的10件事’整治工作中,充分体现了我市以满足人民群众对高品质生活需求为根本遵循。”市人大代表、市城乡规划编制研究中心主任任福龙表示,在落实整治工作时,要优先将人民身边事、烦心事、痛点事纳入城市生态宜居能级提升项目清单。深化、细化城市体检评估,找准不同老旧小区改造关键点位、重点问题,分清轻重缓急。要系统思考,综合谋划老旧小区海绵化改造、地下管网改造与城市内涝整治、城市风貌塑造和第五立面屋顶改造,避免“翻烧饼”。要建立群众全程参与机制,问计问策于民,主动回应群众关切。
“今年我市整治‘群众最不满意的10件事’主要围绕事关群众切身利益的衣食住行及教育等方面。”市人大代表、市第三人民医院党委书记何正光说,要把民生实事做到群众心坎上,首先是要做好顶层设计,统筹全盘考虑,既要立足眼前、解决群众急难愁盼的具体问题,满足群众迫切需求,又要着眼长远,着力完善解决民生问题的体制机制。
在办事过程中,一方面不搞劳民伤财的“形象工程”,另一方面,在工作落实过程中,要邀请新闻媒体、社会各界人士参与监督,实时向群众公布推进进度,加强政府与社会、政府与群众的沟通,建设“阳光政务”。要坚持问题导向,从群众急难愁盼问题出发,坚持新增财力向民生倾斜,聚焦教育、医疗、养老、住房等群众切身利益问题。
自我市在中小学开展推行营养午餐工作以来,在方便学生用餐、矫正学生偏食和挑食的习惯、解决家长接送困难等方面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对于家长来说,最关心的莫过于孩子在学校吃得安全不、吃得好不好。”市政协委员、民革遂宁市委办公室主任蔡佳建议,形成由部门牵头、学校配合、家长参与的模式,对配送餐整个环节进行监督,保障食材新鲜度、卫生性。同时,采取评分制,由主管部门、学校、师生及家长分别对配餐公司的服务进行评分,根据评分高低实施末位淘汰制,提高配餐公司的服务质量。
(全媒体记者 黄尧 刘晓)
更多新闻请点击相关专题查看↓
聚焦2022遂宁两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