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即时看!“鱼米之乡”如何建?遂宁探索稻渔综合种养新模式
近日,在射洪市天仙镇飞跃村复合型稻渔综合种养基地,水稻正值抽穗扬花时期,基地负责人杨红带领工人们“赶花授粉”,围着田边的是一条宽约2米、深约1.5米的鱼沟,活泼的鲫鱼在田里欢腾。
这是射洪市“鱼米之乡”项目区的生动场景。近年来,射洪市围绕“鱼米产业兴旺、乡民生活富足、生态环境宜居、文化特色鲜明”的“鱼米之乡”建设目标,推动稻渔综合种养,2.27万亩稻渔产业在全市渐次铺开,一幅村美民富产业旺的乡村振兴画卷展现眼前。
因地制宜
(相关资料图)
探索“稻田+”模式
射洪市属浅丘地区,地势平坦开阔区域较少。为了将粮食生产和水产养殖有机结合,射洪市在充分传承传统稻田养鱼基础上,开展了一系列技术创新和模式探索。
飞跃村三面环水、气候温和,长期发展水产养殖。如今,依托丰富的水资源优势,“稻田+”生态种养循环模式已在飞跃村及周边村镇遍地开花。
“在传统沟凼养殖模式基础上,我们探索‘稻田+池塘’‘稻田+高位池’生态种养循环模式,实现环境保护与水产养殖共同发展。”遂宁市农业农村局水产站负责人邹芳介绍,在已有池塘养殖的区域,采用“稻田+池塘”模式,其中一种是在池塘搭建浮板栽种水稻,另一种是池塘尾水进入稻田种养循环,“该模式既能增加水稻的面积,也能通过水稻的生长吸收池塘高密度养殖水产粪污,满足水稻生长所需肥力,减少池塘养殖尾水污染。”
为了做好服务,射洪市成立种植、养殖、农建、农机、防控技术服务团队,全程跟踪服务。在“鱼米之乡”项目区,土地整理率100%、机械化率95%、统防统治率90%、土地利用率100%。
综合种养
一田多收效益好
眼下,天气炎热,每天天蒙蒙亮,杨红就要到田间查看渔沟蓄水情况和水稻生长情况。随着种养技术成熟,稻渔综合种养基地亩产生态大米约300公斤、鲫鱼约75公斤。
“每年4月至9月养鱼种稻,10月至次年3月种植抱子芥,实现‘一地三收’,每亩地产值约7500元,收入比只发展种植增加2000多元。”杨红说,今年天仙镇不少业主还在田埂种上了大豆,又多了一份收入。
当前,射洪市响应“大豆振兴计划”,把大豆扩面增产增收作为重点工作,推广稻-虾-豆面积0.8万亩、稻-鳅-豆面积0.5万亩、稻-渔-豆面积0.9万亩。通过测产,项目区水稻亩产量达550公斤、水产品亩产量67.5公斤,亩均综合产值达6500元。
“现在,我们把产品收购、加工包装、品牌营销放在更加突出位置。”邹芳说,射洪市已拥有“弯哥鱼米”“苏堰虾”“虾司令”等多个稻渔综合种养品牌,“弯哥鱼米”市场销售价达6.8元/斤,“苏堰虾”市场价22元/斤,项目区共计增加综合产值770万元。
订单+返租
联农带农有成效
为了把分散的小农户更加紧密地联合起来,抱团发展当地稻渔产业,2021年,天仙镇成立“梓江渔都”水产养殖联合社。“联合社与小农户签订农产品销订合同,实行‘产、供、销、管’一条龙服务,降低农户种养风险,实现收入兜底。”杨红同时也是联合社的牵头人,她介绍道,联合社已累计签订订单合同115份,回收稻谷近1000吨,为农户平均节本增收870元/年。
陈益贵是天仙镇圣学村村民,共发展100余亩水稻种植。去年,他加入联合社,由联合社统购统销,提供技术支持发展稻渔综合种养,去年总收入增加20余万元。“一方面节约成本,另一方面收购价还能高于市场价,我们干起来更有信心了。”陈益贵说。
在邹芳看来,射洪市因地制宜,大力发展“稻田+”综合种养模式,为全市整市推进“鱼米之乡”建设提供了经验示范。
省水产局产业发展处处长曾开虎表示,近年来,我省以现代农业园区、“鱼米之乡”建设为总牵引,紧密结合高标准农田建设、农田水利建设,大力发展稻渔综合种养,以渔稳粮、以渔增收,取得较好成绩。今年,我省正新建以稻渔综合种养为主导产业的20个“鱼米之乡”,重点支持泸州市与重庆市荣昌区、永川区、江津区,内江、资阳、遂宁三市与重庆市荣昌区、潼南区、大足区,广安市与重庆市长寿区,达州市开江县与重庆市梁平区、垫江区等交界地带共建20万亩稻渔综合种养基地。
(四川农村日报记者 周颖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