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暗访我市公共场所犬只管理情况:总体效果较明显 个别人不自觉
今年,我市将“市城区公共场所犬只管理不规范、不到位,存在安全隐患”的问题纳入2022年度整治“群众最不满意的10件事”。今年时间“余额”已不多,整治情况如何?
近日
【资料图】
记者对市城区部分公共场所
进行了实地走访调查
发现总体整治效果较为明显
但在部分街头巷尾
不文明养犬的现象仍然存在
看效果
严管重罚整治效果较明显
连日来,记者先后到市城区万达金街、滨江路河堤、渠河公路、船山体育馆、美好家园、中心商业区等地进行暗访。
在万达广场、美好家园、市中心商业区,记者没有发现溜狗不牵绳的行为,部分市民除了手牵狗绳外,还给狗狗戴上了嘴笼。走访中,记者看到,一些公共场所贴上了“文明养犬”“禁止饲养大型犬、烈性犬”“自觉遵守养犬法规”“出门遛狗,一定要牵狗绳,便后要及时清扫”等醒目的宣传语。
“以前很多人遛狗不拴绳,街道的清洁工作很难开展。”在万达广场,一位环卫工人告诉记者,犬只管理不规范不仅影响市容,还增加了环卫工人的工作量,现在这些情况有很大程度的改观。
文明养犬成效明显是相关部门对养狗人士循循善诱、对屡教不改者严管重罚的结果。截至目前,已开展联合执法165次,摸排犬只3060余只,核发准养证2566本,启用犬只收容所5个,发放宣传资料6万余份,纠正不文明养犬行为3529余次,处罚120起,捕捉、收容流浪犬,处置大型犬、病犬等各类犬只409只。涉犬警情同比下降51.8%,涉犬投诉同比下降71.9%。
走现场
部分区域仍有狗狗在“流浪”
走访中,记者在市河东新区德水路中段“骊山”茶座、慈音街道杰灵社区活动中心、圣泉路188附2号附近仍能看到不文明养犬的行为,一些遛狗者不牵狗绳、无主犬只在街面上“流浪”。
在走访中,记者在船山区、遂宁经开区也发现了未牵狗绳的遛狗者,市民杨女士告诉记者,养犬者大多选择在清晨或傍晚遛狗,有一些人甚至把公园当成训狗场,不定时到渠河公园训狗,影响了周围居民生活。
谈打算
多措并举加大联合整治力度
“针对相关问题,我们将及时研判、快速行动,多措并举强力整治,确保取得更明显的效果。”市公安局相关负责人说,自开展专项整治以来,先后组织召开专题会议3次,建立公安、城管、市场监管、农业农村等7部门协同作战机制,制发文明养犬全链条管理方案,组建专项工作办公室,常态化开展形势研判和联合整治。接下来,市公安局将从督促物业加强履职、加快形成有力震慑、建立完善收容机制、持续开展执法整治四方面发力,加强对小区内养犬人的宣传力度和不文明、不规范养犬的劝导力度,建立完善犬只登记、管理台账,对小区内违规养犬行为逗硬进行处罚。同时将致力于开展执法整治,加大敞放犬只、遛犬不束犬绳、未及时清理犬只排泄物、违规占道销售犬只等行为的查处力度。
(全媒体记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