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政策“含金量”转化为民营企业“获得感” ——《遂宁市促进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十条措施》在我市各部门引发热烈反响
近日,《遂宁市促进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十条措施》(以下简称《措施》)发布后,备受关注。市直部门相关负责人在谈到该《措施》时,提及最多的就是如何推动各项政策措施落实落地。他们表示,要进一步确保政策效应充分释放,让有含金量的政策措施转化为民营企业高质量发展的实际成效。
加大宣传
(资料图片)
推动政策措施落地落实
民营经济支撑着全市经济“半壁江山”,也是未来最大的潜力所在。《措施》发布后,市经济和信息化局第一时间研究部署了贯彻落实举措:精准助企纾困,用好政企交流阵地,发挥企业家“早餐会”“企业诉求办理平台”“亲清e线”等载体平台,深入开展“走访解”活动,畅通政企沟通渠道,第一时间化解企业生产经营中的“急难愁盼”。大力推动绿色化、智能化改造,打造一批在全国有较强影响力的“遂宁造”品牌,助力民营企业转型发展。夯实电力、土地、金融等要素保障。
围绕《措施》中提及的“开展汽车消费、家电家装消费、住房消费等系列促进活动”,市商务局将积极谋划第二届中国(四川)国际熊猫消费节暨安居区美食节及农特产品展销会、居然家博会·惠动全川暨2周年店庆、秋季化妆品节等促销活动,吸引市场主体参与,激发消费市场活力。
围绕“促进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市农业农村局相关负责人表示,他们将做大做强农产品加工业,打造“遂字号”农产品品牌,拓展特优农产品销售渠道,发展新型农业经营和服务主体,推动民营经济与乡村振兴互融互促、共建共享。
“《措施》印发实施后,政策宣传也要及时跟进。”多个市直部门负责人表示,为确保政策红利应知尽知、应享尽享、早享快享,他们将进一步加大政策宣传力度,主动送政策上门。
优化服务
着力打造一流营商环境
政府部门是营商环境的营造者、参与者、维护者,是影响营商环境的关键因素。
为持续优化营商环境,市市场监管局登记注册科负责人告诉记者,他们将持续清理、废除妨碍统一市场和公平竞争的规定和做法,持续加强企业产权和企业家权益保护。大力推行包容审慎柔性执法监管的做法,对市场监管领域不涉及安全底线的“违法行为轻微”“危害后果轻微”“初次违法”等情形,不予处罚或减轻处罚。
为帮助民营企业排忧解难,市经济和信息化局将扎实抓好民营经济综合服务平台、企业线上诉求办理平台、12345热线的受理办理。
与此同时,市政务服务中心表示要打破各种“玻璃门”“旋转门”“弹簧门”等隐形门槛,坚决整治“吃拿卡要”、“雁过拔毛”等损坏营商环境行为,严防狠刹不担当不作为、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等作风问题。
相关市直部门负责人还表示,针对“随意任性检查、多头重复监管”现象,将完善工作机制,创新工作方式,让跨部门联合检查更加科学、高效、精准、规范,最大程度减少对企业生产经营活动的影响。
(全媒体记者 侯跃)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