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资讯频道 > 要论摘登 >

小康生活我来晒⑩|钻研果树36年 罗江“土专家”用快板书传授“种果经”

来源: 川观新闻 时间: 2021-08-12 00:45:57


川观新闻记者 余如波 文/图

晒账本

1985年,发展家庭小果园,种植八分地蜜橘,销售收入3000多元。


2009年,牵头成立星光村水果专业合作社,规模最大时全社种植3000多亩果树,年销售收入3000多万元。


2014年起,为鄢家镇全镇果树种植进行技术指导。2020年,鄢家镇种植水果3万余亩,产值3.5亿余元。

品幸福

8月10日上午,德阳市罗江区鄢家镇星光村6组。尽管烈日当空,58岁的刘复东却带着几位同村村民走出家门,沿着田埂钻进了一片柑橘林。

在一棵已经结满深绿色果子的橘树旁停下,刘复东稍加打量,便信手摘除几颗,接着用修枝剪整理树形。不一会儿,树下就堆起了一摊枝叶。

刘复东查看果树生长情况

“为什么不等它成熟?”“会不会太浪费了?”“留在树上,产量不是更高?”听到村民的疑问,刘复东笑言,疏果和修枝,表面看起来似乎是在伤害果树,实际上是为了结出更大更多更优质的果实,对于提高整体产量是有益的。

“具体咋修,你们只要记住几句,‘柑橘果树像塔形,三大主枝定均匀,修剪主要调树层,才能提高优质品’。”刘复东用快板书总结道。

刘复东向村民传授果树种植技术

他还将一本自己创作、罗江区农业技术推广中心编印的《土专家种果经》分发给村民,其中用1500多句快板书,图文并茂地介绍了柑橘、蜜柚、梨等水果的种植管理要点。“里面没有那些专业词语,好读好懂好记,方便实用。”

刘复东是最早一批发展家庭小果园的星光村村民,1985年就种了八分地蜜橘,卖了3000多元。他刻苦钻研水果栽培技术,引种、改良、提纯复壮杂柑、蜜柚、桃、李、梨等多个优良品种,总结出一整套适合当地气候、土壤条件的成功经验。凭着这门手艺增收致富,刘复东在全生产队第一个盖起楼房,第一个购买了小汽车。

用快板书归纳的果树种植技术

为了带领群众致富,2009年,刘复东牵头组建了星光村水果专业合作社,并担任理事长直至2018年。“规模最大的时候,150多户村民种植了3000多亩果树,年收入3000多万元。”

正当果树种植事业蒸蒸日上之时,刘复东却做出一个令人大跌眼镜的决定。2014年,他放弃每年10余万元的水果收入,去应聘月工资、补贴仅2100余元的鄢家镇果树技术员,“我不能把技术带进土里,要让更多的人种果致富”。

刘复东整理果树种植技术

此后,刘复东开始深入田间果园服务,全镇16个村、上千个家庭小果园和一百多家种果大户、两三万亩果树,大多是他亲自规划和指导栽植。

不少人说,刘复东干的是专家的事,拿的是打零工的钱,每月的工资和补贴,除去燃油费和通讯费后所剩无几。2017年5月的一天,一位果农急需使用农药,他骑摩托车配送途中,不幸摔成了脑外伤,导致面部需要8块钢钉加固。

刘复东在自己的工作室中

传道授业过程中,刘复东发现,过多的专业词汇,总是让学技术的村民一头雾水。

“怎么才能让老百姓一听就懂?”刘复东想到了自己擅长的民间文艺,决定把快板书、顺口溜、三句半和枯燥的果树种植技术结合起来。那段时间,他每晚从十一二点写到凌晨两三点;为了更便于读者理解,还拿出政府发放的“果树管理名师工作室”经费,购置了一台数码相机,为大部分快板书配上相应的田间作业图片。

“有人说我是‘农民诗人’,但我的作品没有风花雪月,它们来源于生产生活,又服务于生产生活。”刘复东让自己的“种果经”,回荡在鄢家镇的田间地头:果农们/请听着/听我来把果树说/果树管理是工作/实用技术要多学……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