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资讯频道 > 要论摘登 >

宜宾南溪区探索推行“院巷议事团”:啃下老旧城区治理“硬骨头”

来源: 川观新闻 时间: 2021-08-19 03:15:44

召开每周一次的议事例会

川观新闻记者 宁宁

“夏天炎热,来长江边踩水、乘凉的居民和学生特别多,每当夜幕降临时长江边站满了人,因此防溺水工作尤为重要,但社区巡河人员力量薄弱,居民不听劝导……”近日,在宜宾市南溪区南门社区院巷议事团每周一次的例会上,有成员反映群众踩水存在的安全隐患。

其他成员边听边记,密密麻麻的笔记本上,问题被逐个标记分类。“收集到的问题将立即上报,积极协调解决。”当下,院巷议事团正在成为群众诉求的“发声筒”。那么,院巷议事团究竟是什么?

成员上门宣传防疫

推新模式啃“硬骨头”

“南溪街道南门社区地处南溪老城区,为有效解决老旧城区治理中的各类问题,在该社区探索推行‘院巷议事团’治理模式。以自然院落为基础,以街巷为界,划分院巷,作为社会治理的基本单元,推选区域内有影响力的人员组成‘议事团’,广泛收集群众的意见建议以及生活中存在的问题,构建‘有事来协商’的自治机制。”南门社区党委书记毛晓利说。

据了解,为破解老旧城区治理难题,南溪区横向上建立社区“大党委”,强化区域统筹能力;纵向上院巷成立党支部、楼栋成立党小组,形成了“社区党委—院巷党支部—楼栋党小组”三级组织体系,每个院巷成立院巷议事团,选取党员中心户延伸基层治理触角,形成纵向到底、横向到边的“院巷堡垒”。

在议事亭摆“龙门阵”

“如何更好地倾听群众心声、做好群众工作,啃下老旧城区治理这块‘硬骨头’?院巷议事团自然而然应运而生了。”毛晓利介绍,目前南门社区已打造院巷e家、院巷沙龙等院巷服务阵地约400㎡,打造粮食局小区“议事亭”、麻柳街“议事厅”、邮局院巷“议事堂”等7个议事阵地,并以购买服务的形式引入“e修就好”、帮帮团等社会企业和社会组织入驻社区,组建院巷管家、院巷嬢嬢等6支服务队伍,社区治理力量大大增强。

摆好“龙门阵”共话“大小事”

一如“学校操场周边管道堵塞,污水横流”、“南城市场瓷砖脱落,存在安全隐患”,“江边踩水存安全隐患”的信息也是从“龙门阵”中摆来的。

“平常在院巷坝坝、居民家中等地以及微信群上,与居民摆‘龙门阵’,了解那些细微易被忽视、却是急需解决的群众需求。”议事团成员李云坤说,摆好“龙门阵”,收集居民的“小需求”,不仅拓宽了听取民声民意的渠道,还掌握了院巷管理存在的盲点和难点,从而更能集中力量解决与民众息息相关的问题。

在长江边劝导宣传防溺水

“然后开好‘议事会’,共话院巷‘大小事’。”毛晓利介绍,议事团将收集到的居民需求进行分类,建好绿色、红色和黄色“三色需求台账”,建立每周碰头、月例会、季总结机制,搭建区域协商议事平台,进行“分类答题”,做到一账一消,形成了“有事来协商”的良好格局。

毛晓利以防溺水劝导为例,“获知该信息后,院巷议事团立即报告给社区,再由社区报告院巷联盟区公安分局、应急管理局、水务局和游泳协会等单位,联合开展劝导工作。”譬如,设置警示标语、警戒线等,制作防溺水宣传片供学校在家长群里广泛宣传;同时,院巷联盟单位议事团成员挨家挨户发放防溺水宣传资料,筑牢安全意识。

拉近距离,居民从“观众”变“主角”

“杂草丛生的公共地块变花园,我们的居住环境变干净、变漂亮了,大家心气更顺,人心也更齐了。”家住南溪区粮食局宿舍的陈玉兰乐呵呵地说。

心气更顺,人心更齐,该治理模式拉近了党组织与党员、群众的距离。毛晓利说,在院巷联盟服务阵地、院巷党群驿站建设等服务居民项目中,邀请居民代表全程参与,有意识引导居民树立自治“主人翁”身份,让居民从“观众”变成了“主角”。“居民群众参与党建工作的自觉性也空前高涨,社区志愿者也从十几人发展到80余人。 ”谈到7月底至今紧锣密鼓地走街串巷去摸排疫情、到居民家中去宣传防疫,议事团成员李恂颇有感触:“大家主动配合,加强自我防范意识,自觉做好自我防控,我们的努力没有白费,觉得辛苦都是值得的,感到非常欣慰。”

目前,通过院巷议事,自行协商解决漏水、乱扔垃圾、噪音扰民、高空抛物、饲养家禽、油烟排放、占用公用楼道等问题80余个,有效化解了邻里矛盾;解决地面坑洼、墙面脱落、井盖破损、城市污水管网堵塞等问题30余个,有效破解了“三无小区”和单体楼栋的治理难题,提升了老旧城区的治理水平。

南溪区融媒体中心供图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