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资讯频道 > 要论摘登 >

建设国家科技成果转移转化示范区,德阳怎么干?这份“路线图”请查收

来源: 川观新闻 时间: 2021-11-22 17:01:26

川观新闻记者 余如波

今年7月,德阳市委八届十五次全会首次以市委全会的形式安排部署创新发展工作,提出“坚持创新驱动引领高质量发展,加快建设国家科技成果转移转化示范区”。

今年7月,德阳市委八届十五次全会首次以市委全会的形式安排部署创新发展工作 程果/摄

国家科技成果转移转化示范区如何建设?时隔数月,德阳传来新消息。近日,中共德阳市委办公室、德阳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印发《德阳市深入推进国家科技成果转移转化示范区建设实施方案》(以下简称《方案》),为此项工作制定了详细的“路线图”。

看目标:

以天府旌城为主体,构建“1+7+N”空间布局

根据《方案》,到2025年,德阳将创建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及众创空间10家以上,建成省级科技成果转移转化示范区3家以上,培育省级技术转移转化示范机构10家以上,引进培育技术经理人200名,全市技术合同成交额达到100亿元。

此外,德阳每万人口高价值发明专利拥有量将达到10件,促进科技成果转化累计2000项以上,全社会研发投入强度达到3.5%。高新技术企业数量达到400家,科技型中小企业达到1000家,高新技术产业主营业务收入占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主营业务收入比重达到40%以上。

科技成果转移转化如何真正落地落实?《方案》提出,德阳将构建“1+7+N”的空间布局。其中“一个核心功能区”即以天府旌城为主体,突出创新研发、技术交易、孵化加速、人才培养、科技金融功能定位,构建线上线下相融合的成果转化体系。

“七个产业落地区”,以德阳经开区、德阳高新区、天府数谷、凯州新城、罗江经开区、什邡经开区、绵竹高新区等特色产业功能区为支撑,突出小试中试、熟化加速、产业承接、服务提升功能定位,打造科技成果转移转化产业落地区。“N个创新生态圈”,则以先进材料、数字经济、通用航空、装备制造、医药食品五大主导产业关键核心技术攻关为重点。

11月19日,由东方电机自主研制的白鹤滩水电站4号机组正式移交电厂投入商业运行 东方电机有限公司供图 

看举措:

重大科技项目“揭榜挂帅”、融入蓉绵等成亮点

上述目标如何兑现?《方案》提出了一系列具体举措,其中颇具特色的是实施重大科技项目“揭榜挂帅”。今年,德阳市科技“揭榜挂帅”在全省率先试点,针对企业等提出的实际技术研发需求和成果转化落地需求,政府将提供对接平台并予以立项认可及经费资助。

《方案》进一步明确,“揭榜挂帅”将围绕共性关键技术突破、重大创新产品研发和重大创新成果转化示范,聚焦50兆瓦重型燃机、大功率风力发电机组轴承、氢能装备与燃料电池和主要农作物良种良繁等重点产品、重点领域“卡脖子”问题具体实施。

针对德阳面临的实际情况,《方案》还提出实施创新源头供给工程、创新主体壮大工程、服务能力提升工程等六大科技成果转移转化夯实工程。

以创新源头供给工程为例,《方案》首先便提出积极融入中国西部(成都)科学城、中国(绵阳)科技城及天府实验室规划建设。同时,引导重点龙头企业布局建设一批国省技术创新中心、重点实验室、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全力创建国家重大装备创新中心。到2025年,实现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研发机构和研发活动全覆盖。

“借力”还不止于此。《方案》还明确扎实推进已建创新平台提质增效,推动与清华大学、复旦大学、华中科技大学、西安交通大学、重庆大学等高校院所合作,到2025年,建设新型研发机构20家以上。

标签: 路线图 建设 这份 怎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