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今头条!成都人的“亲水乐园”升级归来 活水公园有哪些新亮点?
凌艺菲 川观新闻记者 雷倢 摄影 李强
锦江边,猛追湾畔,红星桥头的活水公园,上世纪90年代成都府南河综合整治工程中的一颗明珠,也是成都人的“亲水乐园”。
活水公园作为锦江公园最新规划的23个公园之一,在经过整治修缮后,将于7月29日,再次与市民见面。本次修复整治工程为活水公园带来了哪些新亮点和玩法?7月26日,记者实地探访了活水公园。
【资料图】
何为活水?
生态“净水厂”来实现
华星路北侧、锦江边上,形如一尾游鱼的活水公园便坐落于此。
一走入活水公园,记者就感到一阵凉意。丰茂的植被与潺潺的水声收走了夏日燥热,据公园内的环境监测站数据,园内的气温比园外日均温低3℃左右,PM2.5、PM10更是常常保持在个位数,空气质量指数稳定在优质水平。
在公园入口处,记者便看到如梦似幻的水雾环绕山丘,还有山间密林,池塘、卵石、贝类和游鱼处处彰显着野趣。
“活水公园于1998年建成,是以水生态为主题的城市生态环境教育公园。”活水公园修复整治工程设计方项目负责人朱俊糖向记者介绍,活水公园是国内首次运用人工湿地处理污水的公园,使污水处理实现低能耗、低费用、高效益的可持续发展理念。公园也向公众展示河水由“浊”变“清”、由“死”变“活”的生命过程。
在本次整治中,整个活水公园的净水系统也得到了完整的修复和保留。
活水公园整体呈鱼形,河水从“鱼嘴”流入,经过厌氧沉淀池、水流雕塑、兼氧池、人工湿地塘床系统等水净化系统,经过生物自然的净化,水质由浊变清重归锦江。其中,人工湿地塘床系统是活水公园净水的核心,经过沉淀、吸附、氧化还原、微生物分解、动植物吸收等过程,在活水公园建成初期,可将河水由进入时的劣V类水净化为地表Ⅲ类水。
现在,经过锦江水生态治理,进入活水公园的河水水质已基本达地表Ⅲ类水,据成都市河湖保护和智慧水务中心检测,当前净化后水质主要指标接近地表Ⅰ类水,已远超人体可以接触的标准。
净化后的河水流经“鱼腹”“鱼尾”,市民游客可放心在这里开展亲水、戏水活动。活水公园中最具特色的当属“鱼尾”的“海绵城市实验平台”,市民可以在20平方米的小广场内体验一场局部大雨,伴随着模拟的闪电和雷声,雨量慢慢变大。但令人惊奇的是,人工形成的雨水虽然在地上溅起水花,但雨水并没有在地面上形成积水,而是通过路面透水铺装,很快流走,展现出“能喝水”“会呼吸”的海绵城市理念。
如何打造城心“微森林”?
更加注重生态保护方法
活水公园不仅有水,植物也是特色之一。不为人知的是,这里可以说是成都市中心的“微缩峨眉山”了。
原活水公园的设计和创意人王树椿回忆:“25年前,活水公园的一大特色就是引种了峨眉山的植物群落。”
记者在“鱼头”处看到了“微缩峨眉山”。据悉,整个园区现有植物400余种,包括峨眉桃叶珊瑚、观音莲座蕨等峨眉山特色珍稀植物,和红豆杉、珙桐等国家一、二级保护植物。
本次升级,活水公园最大限度地保留了原有的公园植物特色,在保持公园植物群落的特殊性和差异化的基础上,更加注重生态保护。
朱俊糖介绍:“针对原有仿峨眉山植物群落和珍稀濒危植物,每株都进行了踏勘建档、制定了一对一的保护方案,并新增了智能喷雾系统,以在城市中央模拟峨眉山气候的设施,保护植物。”
同时,设计方也重新梳理植被,保留原生高大乔木,清理影响公园内植物生态群落生长的杂树和入侵物种,营造出疏密有致、可进入可互动的林下空间,在公园整体绿量不减的同时,供市民游玩的空间也变大了。在公园中间,还特别开辟了一处几百平方米的林下开敞空间,专门种植耐践踏的草坪,可供市民自由进入玩耍。
如今的活水公园中,不仅河水越来越清澈,功能也与景观更融合。
如何实现零碳排?
打造智能监控,实时监控碳排放数据
活水公园依靠自然、生态的方式进行水净化,低能耗、低费用、高效益的可持续发展。如今的活水公园,沿着这一绿色道路,再上新台阶。
本次活水公园修复整治项目邀请清华大学环境工程团队参与零碳公园建设,在保留原有功能的基础之上,从规划设计、材料、施工、环境维护和更新五个方面,全面分析活水公园整个生命周期的碳足迹。同时,通过公园多样化的生态系统实现固碳,达到零碳排放目标。
升级后的活水公园在园区内分布多个点位的碳足迹检测系统,实时检测园区内碳足迹及碳排放的情况,并将数据传输至后台。市民游客可通过园区主入口的展示大屏,实时查看公园的碳排量、碳汇量数据。
成都锦江绿道公司总工程师刘丽娟介绍,未来,老公园焕新、新公园建成,锦江公园还将持续“上新”,为成都市民们提供更多休闲娱乐好去处。
新闻多一点:
锦江公园总面积33.8平方公里,范围为北绕城南侧500米到江滩公园,包括48公里锦江河道、滨江两侧开敞空间、沿线两岸1—2个街区、23个城市公园。跨经成都高新区、锦江区、青羊区、金牛区、武侯区、成华区、郫都区7个区,总体形成“一带、一核、十二景区、二十三园”的空间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