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球焦点!救灾帐篷变成乐园 孩子们找到了新快乐
川观新闻记者 兰珍 甘孜观察 张莹
下课了的青青儿童乐园还是热热闹闹,几位不愿离去的半大孩童挨着小椅子坐,毛茸茸的脑袋紧紧地凑在一起……9月6日下午6时,记者来到磨西镇贡嘎广场安置点志愿者服务区,四面敞开的帐篷内散着叽叽喳喳的欢笑声,简约的乐园里攒动着一个个小身影。
(资料图)
在三米外的志愿者服务帐篷,甘孜州青年志愿者协会部长泽仁娜姆正和志愿者一起,一箱一箱搬运矿泉水,来来回回的间隙,泽仁娜姆说起了创立青青儿童乐园的初衷:经历地震后,灾区的孩子或多或少出现焦躁、烦闷或情绪上的不适,特别是现在安置点人多事多,有的帐篷要住10余名受灾群众,相互影响下,孩子们晚上休息不好,情绪不畅。特别是年龄较小的孩子,年轻的父母要抗震救灾,也无暇顾及。鉴于此等情况,我们在磨西镇贡嘎广场安置点开启了一所青青儿童乐园。
青青儿童乐园。张莹 摄
救灾帐篷变成乐园:帮助孩子心理辅导、排解烦闷
青青儿童乐园是9月6日上午10点43分开启,仅两个帐篷20平方米,志愿者摆上4张圆弧桌子,16张五颜六色的小椅子,以及2个备受喜爱的摇摇马,一下子吸引了安置点众多小朋友前来。
“桌椅板凳、水彩笔都是紧急从成都调运过来,青青儿童乐园的牌子是方便面纸盒拆开,老师们在内里用水彩笔画上。虽然简陋,但是孩子们的乐园算是建立起来了。”泽仁娜姆介绍,目前,已经有26名磨西镇灾区小朋友在此登记,年龄不限,大约在10岁以下。乐园的主要任务是帮助孩子们心理辅导、排解烦闷。
住在22号帐篷的沙秀芬有3个孩子,最大的不过5岁,平时家人帮忙还能自己照顾。自地震发生后,丈夫前去救灾,家里亲人也各自忙碌。“今早有了这个乐园,我把3个小孩都带到这里,有专门的老师照顾,我一下就轻松了。”沙秀芬对于乐园特别放心,志愿者老师照顾也格外用心,“我两个女儿在这儿还找到了志同道合的小伙伴儿。”
甘孜州青年志愿者协会从海螺沟管理局了解到,目前仅磨西镇灾区就有100余位幼龄儿童。
小小的青青儿童乐园如何能容纳100多位孩童?
“下一步我们将扩大乐园范围。已经和抗震救灾指挥部协商,随着安置点逐步稳定,孩子数量增加,将会适量扩展乐园帐篷数,保障有意愿的孩子都可以加入。”泽仁娜姆表示,不仅如此,在条件允许的范围内,青青儿童乐园将陆续在泸定县城、德威镇、得妥镇等灾区安置点开启,让孩子们在灾区也可以尽情快乐学习。
受灾群众转为志愿老师:尽职尽责与孩子们共度难关
“今天我们在青青儿童乐园玩了击鼓传花,下午我还画了自己喜欢的画,你看我的花花手。”今年9岁的肖静是海螺沟寄宿制小学三年级1班的学生,得知安置点设置青青儿童乐园后,便带着妹妹来到这里玩耍。说着中午的游戏,肖静笑开了花,显然意犹未尽,但也忍不住吐槽“游戏没有鲜花,是用矿泉水瓶代替”。
“地震发生后,我们一家就住在临时安置的帐篷里,白天父母要去帮忙,我和弟弟妹妹就来到青青儿童乐园玩耍。刚来的时候小朋友坐满了座,嬉笑声老远就听到了。”肖静的姐姐肖婷见到记者,也凑过来和大家交流,“有了老师和小伙伴儿,就很有安全感,明天我还要来这里。”
自9月6日上午磨西镇贡嘎广场的青青儿童乐园投入使用以来,20余名儿童在青年志愿者陪护下,已经开展了趣味游戏,和同伴嬉戏,进行手工绘画等。
而带着孩子们玩耍的,是6位来自安置点的特殊老师。
他们是受灾群众,也是专业的儿童教育者。
“地震发生当天是我入职磨西镇幼儿园的第一天,当时孩子们正在午休睡觉。突发地震后,我立马赶回午休室,连拖带抱将孩子们疏散至安全地带。孩子们一些没穿鞋,一些没穿裤子,万幸都安然无恙。”回忆地震发生当天,磨西镇幼儿园教师徐丹依旧心有余悸,对于幼师职业生涯的第一天,也印象格外深刻。
徐丹家住磨西镇共和村,是本次地震的震中地带,幸而地震发生时未在家中。
“上午我从院长口中得知贡嘎广场安置点设立了青青儿童乐园,立马赶过来当志愿者陪伴小朋友们。”徐丹表示,“身为教师,在震后的特殊时刻,我希望用专业所长陪伴孩子们,帮助他们缓解紧张情绪,营造愉快的生活氛围。”
和徐丹一样,接下来,志愿者老师们将以“青青儿童乐园”为依托,开展各种趣味活动,并通过模拟场景,绘画、游戏、歌唱,让孩子们的欢乐回归。
标签: 救灾帐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