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州观察丨“石堆”里“挖”出上千亩良田 沙湾区探求农业发展新空间
川观新闻记者 王晋朝
“以前都是在石头缝缝里抠地种。”2月20日,乐山市沙湾区嘉农镇玉龙村的沙湾区粮蔬现代农业产业园一期项目现场,平坦开阔的土地上满是等待采收的莲花白,玉龙村68岁的村党支部书记王书昆不禁感慨:没想到家门口的乱石堆也能变成千亩良田。
(资料图)
从在“石缝”里抠土地,到把“石堆”变良田——围绕乡村振兴目标,沙湾区因地制宜谋发展,将探索推向纵深。
石堆变身良田。高懿 摄
向“石”要地
喀斯特地貌上谋“突围”
“要想发展农业,就要向原本的石山、石堆、石崖进军。”谈及当地农业发展思路,沙湾区区长汪秀丽开门见山。
沙湾区地处四川盆周山区,地形呈现“七山两丘一坝”的特点,耕地面积仅占土地总面积的13.7%。加上喀斯特地貌密布,影响了地块完整,优质耕地占耕地总面积一成不到。
“进军”不是蛮干。近年来,当地在喀斯特地貌形成的大片石山上摸索栽种万亩川佛手并连续获得丰收,为“向石要地,转劣为功”的思路提供了有力佐证,也为进一步探索拓展了想象空间。
大渡河从沙湾穿行而过,留下不少石滩地,而修建大渡河水电站更是形成连片“石堆”。玉龙村的不少土地就是这样的“石堆”地。王书昆指着旁边的一片萝卜田说:“从2017年村组接手到去年底,这片地都没人愿意种。石头多,土层薄,单家独户去投工投劳得不偿失。”
既然“石缝”能种出佛手,成片的“石堆”又该如何利用?“沙湾区农业农村局局长彭政说,沙湾缺地,如将这些“石堆”地全部利用,将为当地新增耕地4000余亩。
去年,沙湾区以嘉农镇为试点,采取“群众积极参与、社会资本投入、国有企业兜底”的模式,通过“淘石覆土、去石造田”,完成了1800亩的土地治理,并修建了生物堤坝,防止农残渗透影响水源。
平整后的土地按“政府+公司+合作社+农户”模式经营,轮种、间作粮蔬作物。“政府和企业兜底整治,再由村集体流转向大户耕种,既能稳粮保产,又能助农增收。”彭政介绍。
如今,通过机械化改造,已有600亩荒滩地变成了年产值约1000万元的全机械化粮蔬种植基地。入驻园区的乐山市末本农业服务有限公司负责人徐驰表示,农户如果选择在基地务工,务工费加上土地流转费用及分红,人均每年可增收超8000元。
技术员正在智能大棚内工作。高懿 摄
以“智”赋能
让每一块土地物尽其用
“还有一些地块因地貌原因确实不适宜传统农作物生长,就要差异化制定发展策略,提高空间利用效率,尽量让每一块土地物尽其用。”沙湾区自然资源局相关负责人说。
在沙湾区粮蔬现代农业产业园内,一期工程规划的10亩智能温室大棚、200余亩露地大田、70亩普通温室大棚以及智慧农业设施等已完工。
走进园区内的温室大棚,一枝枝番茄苗被插在配备了滴管设备的椰糠条内,已长到约60厘米高。乐山市沙湾区铜河农业发展有限公司技术人员祝伟强的工作日常,就是检查棚内的物联网温控系统、观察番茄苗长势……10亩大棚,他一人负责。
“一个人管理好10亩地,‘科技’和‘智能’是关键。”祝伟强告诉记者,棚体硬件配置了内外遮阳系统、轴流风机通风系统等系统,同时应用吊蔓栽培、水肥滴灌等技术,形成智能小气候系统,为番茄营造适宜的环境。
“首批番茄预计今年3月即可成熟上市。”祝伟强说,目前,大棚内共有12000株新品种番茄,在10个月的生长采摘期内,每平方米可产25公斤,“按照8—12元/公斤的价格估算,整个大棚的年产值超130万元。”
在“工业反哺农业,农业赋能工业”的发展思路指导下,沙湾区还在探索更多的乡村振兴新“招式”。彭政列举了下一步的探索方向:利用沙湾经开区企业产生的废气、余热等,为智慧农业产业园提供循环能源;实施“绿色循环经济秸秆综合利用项目”等,将废弃的小麦、水稻、油菜等农作物秸秆制作成生物质燃料,供德胜钒钛公司用于炉渣除湿等工艺环节,形成秸秆产业良性循环等。
标签: 农业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