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中市巴州区抓住“七寸”重拳整治微腐败
巴中在线8月30日讯(郑华 杜渊)6月16日,巴中全市发起整治群众身边的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夏季集中攻势”,正式吹响防控基层微腐败的冲锋号。在市纪委的统一安排部署下,巴州区迅速开展防控,系统整治群众身边的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以维护民生民利的实际成效来提升人民群众的获得感。整治微腐败,巴州区纪委交出了一张令人满意的成绩单。
超前布局,找准病根
明确重点压实责任
微腐败也可能成为“大祸害”,它损害的是百姓的切身利益,啃食的是群众获得感,挥霍的是基层群众对党的信任。对此,巴州区纪委清醒地认识到,铲除微腐败,是基层纪委当前义不容辞的责任,也是亟待解决的首要问题。怎样整治微腐败?如何抓住“七寸”治病根?这些问题一直在区委常委、区纪委书记王海初的脑海萦绕。
没有问题就没有对策,没有重点就没有方向。“你认为你所在的工作岗位风险点有哪些?用什么样的措施才能达到真正管控的目的?”年初,王海初就带领区纪委相关人员深入乡镇、村居、站所和财政、民政等职能部门密集开展调研座谈,找党委书记谈、找支部书记谈、找重点岗位的科股长、站所长了解,全面梳理微权力、微事务、微资金运行过程中的风险点和政策执行过程中的漏洞300余个,为微腐败防控措施的制定、“微腐败”防控工作的开展积累了第一手资料。
病根已经找准,行动刻不容缓。印发《巴州区整治群众身边的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夏季集中攻势”实施方案》,召开巴州区整治群众身边的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万人推进会,交任务压担子提要求。“务必高度重视,务必出重拳整治,务必强化工作落实。”区委书记张平阳在推进会上明确要求各级党委(党组)要当好“微腐败”治理的局中人、责任人、带头人,一个一个地解决好涉及群众利益的具体问题。
试点先行,全面铺开
全员齐上阵共治理
“善除害者查基本,善理疾者绝其源。”周密细致安排部署之后,巴州区率先在清江镇、水宁寺镇等五个乡镇,试点推行“制度+科技”防控模式治本,常态开展春风行动、阳光行动、亮剑行动“三大行动”,着力防止“小权力”滋生“大腐败”。
制定完善了村党支部领导、村民代表会议决策、村民委员会执行、村务监督委员会监督的“四权分设、三委共治”的村级管理体系;规范村组项目部门主导、乡镇主管和村(居)主责“三级联动”,区级部门和乡镇“双备案”,以及企业和业主“双承诺”机制;实行《镇村干部近亲属和主要社会关系登记备案制》,细化《村级财务管理制度》和《民主理财办法》;实行村级财务印章和财务人员字迹登记备查,项目资金拨付实行“一清八签字双备案”机制……“一系列微权力,微事务,微资金管控制度的建立和完善,有效地杜绝基层干部以权谋私、优亲厚友,‘迫使’他们做事从‘任性而为’到‘照章依规’。”区纪委预腐室主任赵泰介绍说。
唯有标本兼治才是硬道理。在建章立制的同时,巴州区在全区29个乡镇(街道)建立民心通信息公开监督平台,分类设置“资金管理”“项目管理”“投诉举报”等六大板块,集中展示各类政策、惠民资金使用过程等内容。针对外出人员,建立“村级‘三务’公开微信群”“干群联系QQ群”,链接“民心通”APP,让在外人员对村级事务查询随身化、便捷化、远程化。6月以来,全区共建立村级“‘三务’公开微信群”和“干群联系QQ群”共527个。
发现问题,锁定对象
立案查处一气呵成
“蠹众而木折,隙大而墙坏”。高压之下,可总还有那么些人行政审批吃拿卡要、项目实施雁过拔毛、行业服务收受红包、惠民政策倒拐走样,“惩治是解决问题的一个重要手段。”
水宁寺镇香炉村原村主任陈波,参与私分土地征用补偿款97616元,其中个人分得41968元,同时将本应发放给村民的12384元土地征用补偿费据为己有,被开除党籍。
曾口镇茨垭村原党支部书记吴尚鹏,伙同他人通过伪造借条、道路硬化合同和领款单等方式虚列村级债务105739元,并列入国家村级债务锁定,被党内严重警告。
宕梁街道办事处碾盘寺村原党支部书记李怀尧,伙同他人违规套取国家地质灾害补助资金、上级部门补偿给该村集体土地“两费”共计118580元用于村集体开支,其中5000元被用于其个人日常开支。被党内严重警告。
蚁穴能毁堤、群蝗能毁田、蝇贪之害不亚于猛虎。严查群众身边的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一方面着力消除存量,另一方面更要坚持问题导向,修补易出问题的制度环节,紧盯重点人和关键权力,防患于未然,往实里抓、往深处做,实现标本兼治目标。
“我们不仅要织紧织密制度的笼子,更要让笼子通上‘电’,让制度真正‘硬’起来。”王海初表示,在目前的基础上,将严格落实中央、省、市出台的各项制度,结合巴州区实际,继续不断细化完善、科学规范,构建务实管用的制度体系,用制度的刚性约束铲除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滋生的土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