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资讯频道 > 动态 >

5中心7空间 打造锦江首个“全龄友好公园社区”

来源: 锦江观察 时间: 2021-02-04 15:32:13

走进三圣街道喜树路社区,“喜乐荟”三个红色大字落地门口绿化带中,与屋顶上“喜树路全龄友好公园社区”相互呼应。漫步其中,斜顶灰瓦的院墙、茶香四溢的小院、目之所及的‘喜’文化logo......“天气晴朗的下午,中老年人可以在市民文化活动中心学习舞蹈、声乐;小朋友可以在体育教育空间学跳啦啦操、进行机器人编程.....无论老少,来到喜树路都能享受高品质生活。”随着天府之家喜树路社区综合体内外部装饰装修接近尾声,喜树路社区党委书记杨青松勾勒的蓝图已成为了“喜乐荟”内每天都在上演的场景。

作为锦江区首个“全龄友好公园社区”喜树路社区综合体也是社区党群服务中心所在地,规划有A、B、C、D四栋建筑主体,包含便民服务中心、卫生服务中心、市民文化活动中心、智慧治理中心、社区发展治理中心五大中心以及社区遇美空间、体育教育空间、喜厨美食空间、婴幼托育空间、少儿科创空间、青少年教育空间、青年双创空间七大空间。满足辖区居民“全龄、全时、全域、全季”服务需求的同时,进一步实现了“推门就是美好生活”的愿景。

居民生活越来越巴适

今年64岁的张保新是喜树路社区的一位普通居民,在得知喜树路社区综合体内老年人可以报名兴趣班时,他一口气报了合唱、广场舞、交谊舞、音乐基础四门课程。闲暇之余,遛个弯儿就能到达学习地点和同学们在专业老师的带领下一起学习知识。“不仅丰富了晚年生活,也结识了很多志同道合的朋友。让我们老年人老有所学、老有所乐。”张保新对此赞不绝口。而与张保新教室一楼之隔的则是甲沐体育的教学点,其打造的少儿体适能、刘医生瑜伽和少儿机甲科创竞技体育教育空间深受小朋友和家长的喜爱。今年八岁的宋朗,每天开课前就早早地来到了教室。“不仅可以和小朋友们一起玩游戏,还可以学习机器人编程,我非常喜欢这里。”

老人、小孩各有所乐,那么如何吸引年轻居民参加社区活动,参与社区建设,以满足其对品质生活的需求呢?这个问题或许在桉树林城市创客可以找到答案。桉树林城市创客是桉树林文化传媒公司与社区共建的省级创客空间,中心设置了植染、陶艺、剪纸、大漆工艺、5G直播间等项目,孵化了中国匠人西南分中心、中国德化陶瓷和植染、大漆、小榄山、熊猫文化等多个青年创业团队,打造一站式的青年就业创业空间。为年轻居民提供了艺术鉴赏和文化体验场所,吸引了众多年轻人前来打卡参与。其实,在喜树路社区综合体打造初期,喜树路社区就根据社区实际确定了建设“全龄友好公园社区”的目标定位,经过3轮的居民需求调查、收集问卷、深入多个沿海城市进行调研等方式,通过大半年时间制定了综合体业态功能设置细则,厘清适宜进入业态清单,研究制定了个性化、精准化的喜树路社区综合体的业态功能设置细则,确定了便民服务、文化、教育、医养、体育五大类型业态,做到真正将社区服务覆盖到全龄段居民。

综合体管理越来精细

在进行社区综合体建设时,如何实现可持续发展运营?这是喜树路社区党委一直在思考的问题。“我们秉承商业化逻辑、专业化运营,坚持党建赋能社区发展治理,探索创新社区综合体‘投建管运’模式机制,努力实现‘多元参与、多方共赢’新范式。”杨青松告诉记者。在建设和打造过程中,喜树路社区创新实施社区综合体“公益6+商业4”业态配置模式。成立以社区居委会为股东的社区集体公司,吸引蓝光物业和省级创客空间桉树林专业团队,开发社区综合体物管和商管两大收益板块,建立健全综合体业态准入细则,量化经营主体公益服务指标。

一方面,政府通过前期资金撬动,新招引注册法人企业17家,投入资金超千万,保障综合体的良序运转和资产保质增值;一方面,社区公司通过物业管理和商业运营收入,充分保证综合体良性发展和自求平衡,依托综合体公益属性,助力经营主体树立形象品牌、有效拓宽营销渠道,获得更多客源;另一方面,居民群众享受更加完善的配套、享受更多的优质服务,更加便捷的生活、更加丰富的体验。

未来生活越来越美好

这里是闹市中的小课堂,可以跳舞、学琴;这里是菜场上的诗与远方,一旁有小广场,楼上却是读书地;这里更是居住在喜树路社区居民的一处世外桃源,闲暇之余,像回家一样来到社区,喝咖啡、看书、带着孩子在亲子室玩耍,好不自在;这里还是“喜为邻里,乐享生活”文化品牌衍生地。无论是大厅的文化墙,还是公共区域的指示牌,都巧妙地将“喜”元素融入其中,成为了喜树路社区独具魅力的文化IP。

未来,喜树路社区还将通过利用社区的空间场景,深化塑造社区文化品牌,赋能全龄友好社区的打造,延伸全龄段、全时段无边界服务,不断擦亮锦江区首个“全龄友好公园社区”的金字招牌,不断丰富更具创意、更具内涵的“喜”文化品牌,让居民生活“喜上加喜”。

文/图/视频:冯丽瑾

责任编辑:岳键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