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资讯频道 > 动态 >

【学党史】武胜地方党组织建立前后武胜的社会经济状况

来源: 武胜观察 时间: 2021-03-13 17:00:39

武胜党史


第一章


中共武胜地方党组织的创建


1921年7月1日,中国共产党诞生,开辟了中国历史的新纪元,从此,中国走上了崭新的发展道路。1927年8月12日,中共四川临时省委成立。1928年3月,武胜地方党组织应运而生。

武胜历史悠久,人杰地灵。武胜人民长期以来有着反抗压迫、反对剥削、反抗侵略的光荣革命传统。近代史上的李、蓝起义和“反洋教”斗争,各个革命历史时期志士仁人为民族的独立解放而流血牺牲的斗争精神和英勇顽强的革命意志,不断激励着一代又一代的武胜儿女。

武胜进步青年知识分子与激进的民主主义者,积极接受和传播马列主义,寻求救国救民的真理,宣传新文化、新思想。在上级党组织和武胜地方党组织的领导下,武胜的革命运动进入新的发展阶段,武胜人民的革命斗争翻开了新的篇章。


第一节 党组织建立前后武胜的社会经济状况


由于长期的封建统治和帝国主义势力的侵入,武胜的社会、政治、经济和文化一直停滞不前,到辛亥革命以前,仍然处于封闭的封建社会阶段。


01


帝国主义势力的侵入

鸦片战争后,帝国主义列强与中国的封建势力相勾结,把中国推向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深渊。帝国主义列强侵入四川,各国的传教士大批涌进四川。他们每到一处,就和地方封建势力相勾结,霸占土地、设教堂、立教会,欺压群众,蛊惑人心,走私犯禁,干预行政,形同地方上的太上皇。据《四川省洋务局关于外国传教士从教人数及教产统计表》(1910年10月)统计,在广安州、邻水县、定远县的天主教、耶稣教的从教人数达430余人,教会有房产28所,地产273亩。这些传教士披着宗教外衣以教堂为掩护,利用金钱和食物聚集人群传播教义,发展教徒,还接受一些流氓恶棍入教,这些人受到教会的庇护,横行乡里,无恶不作。传教士还依仗“治外法权”和清政府“保教”政策的庇护,蔑视地方政权、干涉政务,以教会的名义包揽了诉讼、役使、公堂,破坏当地法律乡俗,并在经济上进行地租剥削和洋货走私。教会还强占民地民产,获得大量教产。由于教会的种种暴行,多次激起四川各地人民的反帝反教会的斗争,武胜人民也群情激愤,参与其间。1898年,武胜人民就举行过反洋教的斗争,他们捣毁教堂,焚烧教民住宅,反对洋人传教。

1895年,清朝政府和日本政府签订《中日马关条约》后,重庆正式成为外国的通商口岸。1900年,第一批帝国主义军舰和商船在清政府的保护下驶入重庆江面,并上溯宜宾,我国的河内主权,到此被破坏殆尽。地处四川东部的武胜,在宗教、军事、政治、经济和文化各方面,帝国主义侵略逐步扩张和深入。



02


李、蓝起义在定远

定远(1914年5月更名为武胜县至今)人民有着光荣的革命传统,在李、蓝起义和“反洋教”斗争中,定远儿女挥戈上阵,不屈不挠,表现出了英勇的战斗精神,为武胜革命历史写下了光辉的篇章。1851年,洪秀全领导的太平天国农民运动席卷了半个中国。清政府为筹措镇压太平天国运动和捻军起义的巨额军费,加紧对人民的搜刮,促使国内阶级矛盾日益激化。1859年7月,云南昭通农民李永和、蓝朝鼎等在家乡聚众起义。10月,他们率起义军由滇入川,连克筠县、高县、庆符(今属高县)诸县,以“打富济贫、除暴安良”为号召,深得四川人民的拥护,人民纷纷加入起义队伍,起义军迅速发展到数千人。随后起义军攻占犍(为)乐(山)盐场,围攻雅州(今雅安)、绵州(今绵阳),并在川南地区和涪州鹤游坪建立根据地。义军驰骋于四川数十州县,扩充至30万人,巨大的声势震惊了清政府。1860年9月,清政府急调湖南巡抚骆秉璋督理四川军务,率领湘军入川镇压起义。1861年4月,义军何国梁部围攻顺庆府(今南充市)10日未果,转由李渡攻入定远烈面一带,5月初,兵分三路攻打定远县城。骆秉璋急命黄淳熙为前锋统帅,带三千人马前往镇压。起义军以退为攻,在合川、定远边境的二郎场燕子窝设伏,一举消灭了骆的前锋部队,击毙敌主将黄淳熙,大挫湘军锐气。湘军经休整后,于6 月18 日赶至离定远县城十五里的姚家店,分三路发起突然袭击。起义军仓促应战,伤亡惨重,何国梁牺牲。余部退往二郎场,与赶至该处的另部起义军数千人会合。起义军随即转移至绵州,与蓝部义军会合。

李、蓝起义持续六年之久,活动范围遍及滇川鄂陕甘五省,有力地打击了清朝地方封建势力的统治。



03


定远人民的“反洋教”斗争

在农民起义不断爆发的同时,从19世纪60年代起到甲午战争前的30多年间,四川人民不断开展了反对帝国主义教会的“反洋教”斗争。饱受教会之苦的四川民众,自发起来捣毁教堂、驱逐教士、惩办不法教民,成为“反洋教”斗争的主要形式。1886年至1890年,大足县龙水镇民众三打教堂并引发了第一次余栋臣武装起义。1894年,法国传教士来定远县兴隆(今万隆镇)、复兴(今金牛镇)等场镇修建教堂,以传教为名,四处欺压百姓,全县人民对此深恶痛绝。1898年,余栋臣等在大足县龙水镇再次起义,并在荣县河包场活捉法国教士华芳济。起义军分路出击,号召人民起来“誓雪国耻”,队伍发展到两万余人,震动了全川。定远县民邹南山、雷德安等人积极响应,揭竿而起,发布檄文,痛斥帝国主义的侵略罪行和传教士的斑斑劣迹,揭露封建官绅“助纣为虐”,号召人民奋起驱逐外国传教士,并带领村民焚教堂,火烧教民住宅数处,与前来镇压的清兵于万善乡(今万善镇)北的杀人坳几经激战,伤敌多人。清定远县令惊恐万状,调集乡勇围剿,起义军兵败烈面曾家沟。

李、蓝起义和反洋教斗争,从性质上来说都属于农民的自发斗争。他们虽然是反帝反封建的主力军,但没有先进阶级的领导,他们不可能完成反帝反封建的历史任务。






标签: 党史 武胜 地方 党组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