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资讯频道 > 动态 >

古蔺县大寨苗族乡:整治环境齐出力 苗乡旧貌换新颜

来源: 古蔺观察 时间: 2021-06-10 18:30:50

改善农村环境,建设美丽宜居乡村,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一项重要任务。农村美不美,环境好不好,直接关系到农民群众的生存质量和生活品质。古蔺县大寨苗族乡以党建为引领,充分发挥基层党支部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通过党员干部“组队”带头、志愿者配合的方式,以身作则动员全乡群众积极参与人居环境整治行动,共同按下“山水苗寨,大有可观”的新时代美丽苗乡建设“加速键”,以实际行动助力乡村振兴。

乡贤诵读“打油诗”

“我出力,你出力,卫生乡村同努力;我添彩,你添彩,文明乡村更精彩……”近日,一首通俗易懂、朗朗上口的“打油诗”在大寨苗族乡群众中迅速传播,全乡的环境整治工作也在这首“打油诗”的口口相传中开展得热火朝天。

这首打油诗出自大寨村8组苗族同胞项友均之手,现年47岁的项友均是大寨苗族乡出了名的文化人、乡贤。虽然家庭困难又身患残疾,但不妨碍他天生的一副热心肠,平日里最关注的就是乡上群众的大小事。“整治人居环境是好事,只要大家都讲卫生了,我们生活环境就会更加舒适。我写这首诗初衷就是这个。”项友均笑着说。

“这首打油诗读起来顺口,好记。”向阳村3组的陶金权对打油诗十分肯定。

“时代在变,我们新时代的农民也希望有更好的居住环境。”大寨村3社社长肖龙忠说道,“这首打油诗提醒人们讲卫生,共建美好苗乡,读起来也押韵,如今这首‘打油诗’传唱在大寨苗族乡的大街小巷。”

党员干部在行动

农业、农村、农民“三农”,在发展过程中为城镇建设付出巨大的代价,马太效应呈现:农村年轻劳动力争相入城,城镇越来越富裕;相应地,乡村空心化严重,环境脏乱差、发展潜力弱。改善农村环境是打好乡村振兴战略的第一场硬仗,事关广大农民福祉。“让每个公民都平等地享受到发展的红利”绝不仅仅是一句口号,更要落实到行动中。

大寨苗族乡党委政府秉承“要发展更要绿水青山”理念,召开专题环保安全工作会部署环保工作,会议要求,一要加大宣传力度,增强群众环保意识;二要加强巡查监管,压实责任;三要整治突出重点,措施有力;四要以问题为导向,确保实效。

会议结束后,各村党员干部纷纷开展行动:大寨村对村上养殖户、辖区企业进行拉网式排查排污问题,做到一户不漏;富民村沿花海迷宫景区河道进行全覆盖检查,关注河道垃圾与河水水质;庆丰园社区针对灯桂路段沿线、乡垃圾库重点摸排,主要针对路边沟渠白色垃圾和垃圾库卫生状况问题……

“环保工作是为了这片生养我们的土地,最终获益的也还是我们,不能懈怠。今年我们都在学习党史,更要发扬长征精神,撸起袖子加油干,越是艰险越向前!”大寨村副支书曹伟干得十分卖力。

志愿旗在绿水青山飘扬

为配合全乡农村环境整治,建设生态宜居美丽乡村,推进乡村振兴工作,各村社组织起“路面清”“河道清”“门前清”环境整治“三清”行动,驻村工作队、村“两委”干部、党员志愿者、群众参与其中,掀起了一轮环境整治热潮。

在工作中,党员干部既是“工作员”,又是“检查员”和“宣传员”,充分发扬不怕苦不怕累的奋斗精神,深入农户家排查养殖排污、生活垃圾处理隐患;宣传文明生活方式,引导群众改掉乱扔陋习,养成良好生活习惯,发动群众打扫环境卫生,进一步改善人居环境质量,提升村容村貌,树立良好文明新风尚;沿河道、沿乡道,铲除土堆杂草、捡拾垃圾杂物、搬运废旧杂物……榜样之下,越来越多的群众自愿加入其中。

“我们是村里人、志愿者,在村支部的领导下,我们一直在清理村上的环境卫生。把我们村的环境卫生打理好,也是提高村民生活水平的一种方式。”谈及清理卫生工作,正干得热火朝天的大寨村志愿者刘喜贵、村民杨贵明异口同声。

“在花海迷宫景区外,河道垃圾是一粒‘老鼠屎’,会破坏景区的整体形象。经过沿河的卫生整治行动,河道垃圾荡然无存,6月底的景区开园玫瑰花会开得更美。”富民村景区花海迷宫管理者、乡贤曾凡江充满信心。

“环境卫生整治行动开展以来,村两委已投入了大量人力物力,群众赞誉有加;‘打油诗’等自发行为激起了村民们的主人翁意识,不仅自发参与到村庄卫生整治工作中,平日里乱扔垃圾杂物等不文明现象也明显减少,环境得到很大改善。”向阳村村支书周飞为成效感到高兴。

美丽中国,离不开美丽乡村的铺垫与支撑。良好的生态环境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乡村振兴,就是要让农村美、环境好,让人民群众有更多的获得感、幸福感。农村环境优美了、“颜值”提高了,发展乡村旅游、特色产业等,就有了先决条件,农村才会焕发勃勃生机与活力。(黄金)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