筠连县人民法院召开优化营商环境工作新闻通气会
6月17日,筠连县法院召开优化营商环境工作新闻通气会,院党组成员、副院长、新闻发言人李华通报了近年来筠连县法院在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方面的系列举措,民事审判庭庭长曹正楷发布了3起优化营商环境典型案例。县委营商环境办、县委营商环境专项巡察组、县委宣传部领导,部分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社区干部代表应邀出席,县融媒体中心、筠连热线等新闻媒体记者到会采访报道。
近年来,筠连县法院严格贯彻落实中央、省委、市委、县委关于优化营商环境的决策部署,坚持依法安商、便捷暖商、平等护商、善执惠商,积极为优化营商环境保驾护航。
01 提档升级保障体系, 织密司法“服务网” 强化制度保障。成立提供司法服务优化营商环境领导小组,清单化细分各部门职责范围,从诉前、诉中、诉后三个层面构建起发挥审判职能优化营商环境的制度框架。优化诉讼服务。在院机关诉讼服务中心和4个法庭诉讼服务点开通涉企纠纷绿色通道,严格落实“最多跑一次”改革,最大限度方便企业诉讼。深化多元解纷。以立案庭诉非衔接中心为主体,设立“无讼村居”“诉非衔接工作站”“诉讼服务站”“‘党建+审务’诉源治理工作站”,在院机关打造“王家元调解室”,对县城和法庭所在地社区人民调解委员会开展全覆盖指导,形成“多方参与、优势互补、调解优先、司法终局”的多元解纷工作大格局。固化审判机制。完善重大案件会商、审限管理等审判制度,构建小额诉讼“强制+合意”适用模式,实行一审终审,减少衍生案件,灵活、务实化解涉企纠纷。 02 聚焦合法权益维护, 撑起司法“保护伞” 依法保护企业家合法权益。依法支持企业家赔偿损失、退赔侵占款的诉讼主张,做实企业家权益保障;在“扫黑除恶”专项斗争中,依法严惩强买强卖、欺行霸市、暴力讨债等黑恶势力,为企业家营造安全稳定、宜居宜业的生活创业环境;精细化区分企业财产与企业家财产,严格限制否认企业独立法人格,防止连带责任泛化。坚决保护企业产权权益。高效、慎重审理涉民营企业案件,开展世界知识产权日专题宣传,弘扬尊产尚法观念;加强行政权力监督,行政机关负责人出庭应诉率100%,提升行政机关依法行政观念;强化涉企案件善意文明执行,严禁超标的、超范围保全企业财产,灵活采用活封活扣执行措施,有效降低执行对企业正常生产经营的影响。强力保护企业胜诉权益。推动《筠连县关于加快推进失信被执行人信用监督、警示和惩戒机制建设的实施办法》刚性实施,定期召开执行工作联席会,采取惩戒措施,发布和曝光失信被执行人146人,发布悬赏公告2期,限制高消费175人,配合相关部门在人事任用、荣誉授信、行业准入等方面开展信用核查2000余人次,向县公安局移送拒执犯罪案件5件,实施司法拘留6人,其中5人与申请执行人达成执行和解协议或支付案款。能动保护企业退出权益。针对“僵尸企业”大量占有、闲置十分有限的土地资源等发展要素的问题,成立清理“僵尸企业”工作专班,2次组织相关部门召开联席会,初步清理出“僵尸企业”5家,积极通过预重整、破产、执转破等方式引导“僵尸企业”依法退出市场,促进产业优化重组和转型升级发展。 03 强化规则示范引领, 形成司法“风向标” 突出司法公开。今年以来,通过网络直播庭审625场次,同比上升46.03%,17.71万人次在线观看;通过中国裁判文书网公开文书2225份,当期裁判文书公开率100%;公开执行信息1000余件次。突出诉讼辅导。截止目前,开展诉讼辅导3000余件次,案件服判息诉率96.05%,案件改发率1.04%;完善示范诉讼制度,对涉众型企业纠纷选取典型案件进行示范审理,审理结果向其他当事人公开,帮助当事人形成合理的诉讼预判,辅导纠纷自我化解,妥善审结涉筠连县某煤业有限公司垮山漏水案件26件。突出调查研究。成立优化营商环境课题组,开展实证研究,发挥司法大数据的辅助决策功能,先后发布民营企业法律风险提示100条,为县城棚户区改造、城南新区建设及“筠巡快速通道”“宜彝高速公路”等重大工程项目提供法律咨询意见10余次。突出普法宣传。组建5个普法宣讲工作组,围绕保险、建筑、金融等重点产业和宜昭高速等重点项目,通过请进来与走出去相结合的方式,开展精准普法宣讲7次,切实提升市场主体法治意识和法律风险防范化解能力。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