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35”工作法 “牵手楼”自治促和谐
潼川镇陈家巷小区位于三台县城西郊,小区共84幢自建房。修建初期,因未纳入城市统一规划,“多抢多占”问题十分突出,楼栋之间最窄处仅1.5米,是名副其实的“城中村”“牵手楼”。作为全开放小区,11个出入口带给陈家巷的是长年累月的车辆乱停放、环境脏乱差、治安管控难等突出问题,没有专业物业公司愿意“接招”。
近年来,三台县潼川镇、草堂社区党委积极谋划、主动作为,以小区环境提升改造为治理“小切口”,先后成立小区党支部及自治委员会,由小区党支部书记兼任自治委员会主任,分5个号段对小区实施管理,建实出租屋信息平台、调解平台及议事平台,共同探索陈家巷小区“1235”基层治理模式。
把准“1”个引领,选优配强“领头雁”。推进基层治理的首要大事就是解决谁牵头、谁实施问题,社区党委通过多次走访小区居民,详细了解小区基本情况、居住人员信息,最终确定先动员居民党员示范引领,通过广泛宣传党建引领基层治理实效案例,引导小区28名党员主动“亮身份”“作表率”,其中老党员陈福林多次冲锋在前,率先垂范,成了小区党支部书记的不二人选。
从出生就住在陈家巷小区的陈福林,政治素质高、宗旨意识强、群众威信好,在小区“村改居”之前曾任过生产队会计和社区支部委员,多年来他无私奉献,一直奔走在为居民服务的第一线,德高望重的他被居民亲切的称呼为“老爷子”。2019年12月社区牵头成立小区党支部,陈福林被任命为支部书记,治理有了“领头人”,居民也真正有了“主心骨”。
坚持“双”向发力,融合聚力“强服务”。推进基层治理的根本路径就是为民办实事、办好事,支部成立后,通过主题党日活动、居民院落会、入户走访等形式,全面了解居民意见建议,明确环境整治、治安巡逻为首要任务,大力调动居民自治能动性,小区面貌焕然一新。
疫情期间,小区实行封闭式管理,作为有11个出入口的“三无”小区,没有传统意义上的大门,支部充分发挥了党员先锋模范作用,10余名支部党员24小时轮流值守小区出入口达50多天,在他们的示范带动下居民也自发参与到宣传排查及巡逻值守等服务中。
2020年底,在支部的指导下,小区自治委员会依法成立,陈福林被高票推选为自治委员会主任,实现小区党支部书记兼任自治委员会主任。在陈福林的带领下,支部委员及其他8名自治委员会成员牵头制定了小区公约、议事规则,拆除原有露天垃圾池9处、封闭原有出入口5处、增设大门2扇、监控摄像头30余个、规划停车位30余个,整合打造文化小广场并增设了健身器材,结束了小区常年无活动阵地的悠久历史,后续还将增设3个智能化道闸门,推动小区管理“无死角”,极大缓解了外来人员随意进出小区、车辆乱停乱放的问题。
健全“3”个平台,人员管理“精细化”。立足小区流动人口占居民总户数30%的基础上,社区指导小区建立了出租屋信息、调解及议事等3个平台,明确房东主体作用,落实“以房管人”制度,以出租备案制详实建立流动人口信息台账,做好动态管理服务;分号段组建小区微信群,确保每户至少1人实名制进群,按照“小事自己处理,大事集中解决”原则,由号段长及网格员“线上”收集问题意见、自治委员会“线下”走访座谈解决;通过号段长通气会、周末议事会等不断健全小区党支部、自治委员会及号段长联席会议制度,推动多元治理。
今年8月,001号段居民在号段群内反映长时间停水,经了解,该号段1、2幢36户居民多年来水表未分户且委托邻居代缴水费,但2018年以来该邻居一直未缴入自来水公司且搬离了小区,涉及金额达3万余元,现因长期欠费导致停水,号段长了解该情况后在联席议事会上多次协商讨论,与自来水公司及社区反复沟通协调,最终自来水公司免除了1万余元的滞纳金,并为36户居民成功分了户,解决了困扰居民几年的“老大难”问题;另一方面,出租屋信息平台的建立改善了小区随意乱贴小广告的问题,居民有房屋出租或租客求租信息可以通过号段长审核整理后发至号段群或张贴在号段公示栏内,既保证了信息的真实有效性也大力改善了小区居住环境。
划分“5”个号段,分段评比“提效能”。陈家巷小区总占地近50亩,建有84幢居民楼居民住户1574户,算下来平均每幢楼就住了19户,要想每家每户都走到至少需要10天,其密集程度可想而知,这也意味着陈家巷小区不能参照现代化小区一样管理,经过多方商讨、多次调研,最终根据地域特色、楼栋分布等小区实际情况,将小区划分为001号段-005号段,每个号段推选了1名号段长,确定以好人好事加1分、不良陋习扣1分、总分10分的“简单”标准,每月开展号段评比,逐步提升居民争先创优意识;大力收集小区“助人为乐”“志愿服务”等身边榜样先进事迹,以身边人身边事感染小区居民,推动居民素质大幅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