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山之石建设冷链物流体系,济南正在这么干……
原标题:建设冷链物流体系,济南正在这么干……
来源:黑龙江日报
2020年7月14日,济南市发布《关于加快全市农产品冷链物流体系建设的实施意见》(以下简称《意见》),要求到2025年创建1个国家骨干冷链物流基地,新建和改造提升50个田头市场、450个村级仓储保鲜设施,果蔬、肉类和水产品的综合冷链流通率达到50%左右,冷库容量达到300万立方米,冷链运输车辆达到900辆,国家星级冷链物流企业达到10个以上,建成与农业现代化发展相匹配、与市场需求相适应的冷链物流服务体系,打造成为全国农产品冷链物流产业集聚总部基地。
优化农产品冷链物流节点布局
在主要农产品产地与集散市场,依托济南市重点冷链物流园区,创建国家骨干冷链物流基地。
引进和培育一批农产品冷链物流骨干企业。
重点配备冷藏保鲜库、冷链央厨和净菜加工生产设施,打造具有数据保障的安全和温控双追溯监控体系,提高农产品冷链储输能力。
完善田头市场冷链物流设施,布局村级仓储保鲜设施。在特色农产品优势区和生鲜农产品主产区内选择450个重点村,支持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等建设村级仓储保鲜保活设施,解决冷链物流“最先一公里”问题。
健全农产品下行冷链物流体系
依托市场专业主体,引导有条件的住宅小区加强生鲜投递柜、社区配送站等末端节点建设,推广冷藏箱、箱体蓄冷等配送设备和技术,疏通“最后一公里”。
推广应用微型冷链物流车、多温层冷藏车,重点拓展菜篮子直通车配送功能。
引导配送车辆配备导航定位系统、车厢温度感应系统,实现运行监控数据与物流行业综合信息技术平台、品牌农产品供应链双追溯信息互联平台有效对接。
鼓励大型零售企业发展“连锁+冷链配送”“网络化冷库+生鲜配送”“生鲜电商+冷链宅配”“冷链央厨+食材冷链配送”等物流模式。
推动农产品冷链物流创新发展
引导科研机构、专业标准化技术机构、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等参与制定农产品冷链物流领域的国家、行业、地方标准,鼓励制定技术指标高于国家标准的企业标准或团体标准。
鼓励多元化投资进入冷链物流市场,培育一批经营理念和管理方式先进、核心竞争力强的第三方冷链物流龙头企业。
鼓励具有先进技术的冷链物流服务商在济南市设立总部基地或分支机构。
加强公铁联运、铁水联运、陆空联运等设施建设,打造以“干线运输+区域分拨”为主要特征的现代化多式联运网络。
政府“真金白银”给补贴
另外,对符合条件的农产品物流企业主体,济南市财政每年从涉农资金中统筹安排3000万元资金,重点支持大型农产品冷链物流骨干企业发展、农产品仓储保鲜冷链设施建设、冷链装备设备配置、信息平台建设和标准制定等。其中,对农产品仓储保鲜冷链设施建设项目,在落实中央财政资金的基础上,按照单个主体农产品仓储保鲜冷链设施设备不超过总投资的10%、总补贴额不超过30万元的标准给予叠加补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