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评|靠调休“凑”出来的五一长假,想说爱你不容易
钱江晚报•小时新闻评论员 高路
今年的五一假期连休5天,是2008年取消五一黄金周以后,最长的五一假期之一。出乎意料的是,此次小福利却引发了网友们的吐槽。因为这5天连休中,只有1天是真正放假,另外4天包括了2天周末和2天调休。很多网友觉得,这样的安排约等于毁了假期前后两个周末。
有媒体做了一项调查,在“短假无调休”“长假有调休”和“都行”三个选项中,将近80%的网友选择了“短假无调休”。也就是说,大多数人都不希望用调休的方式“凑”出一个长假。
大家的吐槽并非矫情,而是看到了调休拼凑背后对工作生活的影响。为了一个小长假,前后影响三个星期,生活和工作的节奏难免有些乱。小长假是爽了,可是为之付出的代价也不小,不出去玩吧,眼看着两次调休两次加班,小长假就在眼前,多少有些不甘;出去玩吧,可一想到到时高速公路上车满为患,景点人满为患的场面,心里也不由得发怵,想爱也爱不起来。
可见,网友吐槽都是有原因的。并不是假期不香了,而是含金量有待提高。目前,困扰假期出行的最大痛点是冷热不均的现象比较严重,扎堆的问题太棘手。十一和春节两个长假,大家一窝蜂出行,很多时候,风景倒没怎么看,尽看人了,人多倒也罢了,关键价格还贵了,机票住宿价格蹭蹭蹭地往上涨,消费体验无从谈起,什么都得排队,进门排队,参观排队,上个厕所都要排队;什么都要抢,住宿要抢,门票要抢,机票也要抢。
集中放假必然带来集中人流,特别是那些全国热门景区,它的容量就这么大,人一多势必资源紧张。有限的旅游资源,满足不了这么大的需求,如果为了满足高峰期的需要而大兴土木,又势必带来淡季的极大浪费。
对这些问题,拼凑而来的五一小长假自然也不能免俗。其实,解决这种时间和地域上的分布不均最好的措施还是落实带薪休假制度。按照劳动法的相关规定,国家实行带薪年休假制度,带薪休假的时长是根据工龄计算的。累计工作满1年不满10年的,年休假5天;满10年不满20年的,可休假10天;满20年的,年休假15天。而且年休是不计双休日的,也就是说最短的也能凑个九天,协调一下,足以让全家一起出趟远门了。而且没有时间的限制,职工可以在一年中任意选择,分散在全年,自然比集中在那七天要好得多。大家都能享受到带薪休假的福利,自然没有必要把出行时间都安排在十一黄金周,也不必大伙一齐扎堆几个节日。
此次五一小长假引发的讨论,也说明大家的出行理念更趋理性了,对消费体验的重视程度更高了。只有形成多层次的旅游格局,我们才能避免冷热不均的现象,平抑高峰需求,降低黄金周的出行成本,形成一个有序的市场格局,让大家都能有更好的旅游体验。
本文为钱江晚报新闻资讯客户端“小时新闻”原创作品,未经许可,禁止转载、复制、摘编、改写及进行网络传播等一切作品版权使用行为,否则本客户端将循司法途径追究侵权人的法律责任,包括但不限于要求删除稿件、赔礼道歉、赔偿本文采编成本及维权支出等。侵权举报、版权合作请联系:qbwl@8531.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