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文明“归位”,柯城文明停车治理出新招!
为进一步加强辖区内道路交通秩序管理力度
切实解决停车难、停车乱、不规范停车等问题
柯城各地连连出招
让文明“归位”
府山街道:实招管住“机动车违停一件事”
4月23日上午,市民宋倩将车子停在市区马站底美食一条街东侧路面崭新的绿色停车位上,走进一家小吃店买了早点,接着开车去上班。“限时免费停车对我们来说很方便。”对这些刚刚施划到位的停车位,宋倩竖起了大拇指。
4月20日,柯城区府山街道在马站底新增13个限时30分钟的免费停车位,在南湖西路新增10个夜间免费停车位。这些车位用醒目的绿色、黄色漆施划,以便市民识别。这是去年7月以来,府山街道聚焦“机动车违停一件事”改革,通过线上平台分析研判,确定商铺遍布的马站底为重点管理路段后采取的举措。
府山街道辖区内有坊门街、水亭街、马站底、中河沿、南街五大商圈及商业街巷76条,开放式无物业老旧小区112个,老城区停车难、行车难问题突出,经常发生违停现象。
“违停发生在属地街道,但管理上涉及交警、综合执法等部门。改革前,交警只管理主次干道或有路名道路,背街小巷、公共开放区域则出现管理真空,假如由街道社区出面管理,街道社区又没有执法权。”府山街道党工委副书记刘愿介绍,柯城区在府山街道先行先试,探索“一条线”扁平化处置,抓好城区联合执法队伍,每个社区实行“1+N”执法模式,每个网格确定1名联系交警,将下沉人员全部纳入四维考评,并形成工作闭环。除封闭式小区由社区、物业维持交通秩序外,主次干道、人行道、背街小巷、开放式小区等均由交警部门牵头统筹处置,实现“一辆车、一件事,一个部门、一管到底”。
府山街道与柯城交警大队联合推出“优驾容错”举措,即非营运小型载客汽车在府山街道范围内连续3个月以上不发生任何交通违法行为的,如果在规定路段没按规定停车,交警部门将通过短信进行警告教育,不罚款。
针对马站底周边小区白天有空停车位,晚上则车满为患,府山街道联合交警大队多方协调,设置了“潮汐”车位10余个,打通资源内循环,实现共享停车“全天候”。
“‘机动车违停一件事’改革前,群众发现违停车辆一般通过拨打114通知车主移车,若联系不上车主则束手无策。”府山街道党工委书记唐志斌介绍,改革后,堵点疏通,大街小巷违停现象得到很大改善,机动车违停15分钟处结率达85%,处置时长较以往缩短30分钟以上。今年一季度以来,处置违停事件3513例,事件发生率下降47%,处置拥堵投诉15件,投诉率下降36%,这一系列成果也将最终体现在四维考评的结果运用当中。
衢化街道:小神器规范文明停车
“以前一天我最多只能拖10来辆电瓶车。现在有了这个拖车‘神器’,即使一天拖20多辆,我的腰也不会痛了。”4月26日,在衢化街道滨一村社区,热心参与志愿拖车的社区楼幢长朱阿根欣喜地说。
作为朱阿根口中的拖车“神器”,“小牵牛”由小小的长方形角钢框、4个小轮子再加上一条尼龙绳构成,专门用以拖拽两轮电瓶车。“以往拖一辆锁死的重型电瓶车需要3人发力,而拖车主力以女网格员、老人为主,拖上三四辆就满头大汗。”滨一村社区主任汪金花介绍,今年4月社区用上“小牵牛”后,只要2人配合,把电瓶车上锁的轮胎轻轻翘起,套入角钢框里,就能轻松地完成拖车入棚的流程了,方便又省力。
滨一村社区有居民楼42幢,住户1899户,总人口4500人,其中60岁以上老年人口超半数以上,是衢化街道老龄化最严重的社区。老人一多,代步的电瓶车也自然多了。停放非机动车的车棚只有94个,车不入棚、乱停乱放的现象屡见不鲜。汪金花在居民群、网格群中多次提醒广大居民规范停车无果后,只得与社区干部、网格员一起,承担起把乱停放的电瓶车拖到车位上的繁重责任。
社区拖车虽偶尔有志愿者共同分担,但主要靠身形瘦弱的女网格员。2020年9月,网格员刘琴因为拖车闪了腰,对拖车产生了不同想法。“每天还有这么多同事要辛苦拖车,我能不能做些什么让大家不再这么辛劳呢?”刘琴说,在同事们的集思广益、有工程设计经验的丈夫帮助下,经过半年的试练,一个符合机械工程学原理的拖车神器——“小牵牛”应运而生。
近一个月来,滨一村社区日均使用“小牵牛”拖车50辆电瓶车,乱停的电瓶车数量也大大减少。在街道“八个一”文明有礼指数考核中,排名从倒数跃居到了前二。
让文明转化为一种自觉,
有礼辐射在我们的日常,
衢城的美好,
从文明停车开始,从你我同心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