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牢记殷切嘱托 走好贵州新时代的长征路】安顺:奋力在新征程上谱写“四化”新篇章
目前,中航贵州飞机有限责任公司拥有完整的飞机科研生产体系、数字化异地协同飞机设计制造体系和无人机试验试飞体系,形成了较为完整的整机组装、航空零部件生产研发、装备制造人才培育体系,具备整机生产能力。 随着中航贵州飞机有限责任公司不断发展,“贵飞工业联合体”逐渐形成,完善了上下游产业链,构建先进高端装备制造业集群。 如今,在安顺大地上,以航空发动机零部件、各类航空锻件、铸件等产品为主的企业分布在各地,形成带动力强劲的产业基地。 近年来,安顺市打造工业园区平台,着力发展基础能源、基础材料、装备制造、现代化工、新型建材、特色轻工、大数据电子信息和清洁高效电力等八大百亿级工业产业,推动工业迈向集群化、绿色化、集约化发展,成为安顺经济发展的支柱。 2020年,安顺市八大百亿级工业产业加快发展,煤、电、铝等传统产业转型升级,该市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达到753亿元,大数据电子信息、特色轻工和装备制造三个产业产值突破百亿元。 “十四五”开局之年,安顺市全力推进新型工业化,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坚持质量第一、效益优先,以高端化、绿色化、集约化为主方向,以八大百亿级工业产业集群化发展为主抓手,以园区项目建设为主平台,大力实施工业三年倍增计划,奋力推动工业大突破,为该市闯新路、开新局、抢新机、出新绩提供强有力支撑。 实施工业三年倍增计划,安顺市按照“立足优势,突出特色,引培龙头,对接高端,补延强链,配套集聚,做大做强”的思路,推动工业产值倍增、工业投资倍增、市场主体倍增、科技支撑倍增和数字经济突破,实现工业大突破。 目标笃定,安顺市打一场工业发展攻坚战,密集开展招商引资,加速提升产业链和产品质量、档次,进一步推动企业与企业之间、区域与区域之间、产业与产业之间的耦合共生、跨界融合、迭代升级,创新培育形成更多的新业态、新模式,推动产业集群化发展,构建特色鲜明、结构优化、布局合理、配套完善的安顺高质量工业产业体系,促进产业高端化、绿色化、集约化发展。 如今,在安顺市大地上,新型工业化的进程全面加速,一个个企业加速发展、转型升级,一个个工业园区产业高效聚集,一个个项目加速对接、洽谈、落地,掀起工业发展的热潮,夯实高质量发展之基。 擦亮“康养福地·瀑乡安顺”新品牌 “玩得很开心!沙滩、多人秋千、空中威亚、碰碰车、观光小火车,这些项目全是孩子喜欢的。”刚刚过去的“五一”假期,从南京来贵州度假的游客杨谨希带着老人、孩子在位于安顺市经济技术开发区幺铺镇的“十里荷塘”景区,体验了一把景区新推出的旅游项目。 该景区依托核心区种植的数千亩莲藕,发挥良好自然环境和紧邻花安高速幺铺站的交通区位优势,推动一、二、三产融合发展,每年荷花盛开时,景区总会迎来络绎不绝的游客。 今年,“十里荷塘”景区加快旅游新业态布局,延长景区“全季节体验”,新推出一系列备受亲子游欢迎的打卡点,受到广大家长和孩子的青睐。 今年“五一”假期,在安顺,火热的不止是黄果树景区等传统老景区,乡村游、踏青游、亲子游等旅游新消费模式也呈现出火爆态势:西秀区东屯乡“梅旗萤火谷”举行开园仪式,园内设置的蝴蝶科普馆和萤火虫科普馆为儿童亲子游增添乐趣;西秀区九龙山森林公园升级改造后,以更高的标准升级打造了游客接待中心、生态木屋酒店、生态餐厅、悬挑茶室、榜山咖啡馆、共享单车等休闲旅游项目,扩建停车场,成为自驾游客的理想选择。 今年以来,安顺市以推动旅游产业化高质量发展为契机,一手抓传统景区扩容升级,一手抓新业态布局,充分发挥安顺的气候、交通、文化、乡村等自然资源优势,实现“春可赏花、夏可避暑、秋可采果、冬可康养”一年四季畅游安顺,擦亮安顺“康养福地·瀑乡安顺”品牌。 在黄果树旅游区,除做大做强黄果树景区龙头作用,还强化智慧调度平台建设,通过一面智慧管理显示大屏,实现景区地理事物、自然资源、游客行为等及时监控和快速调度反应,努力在智慧旅游景区建设工作中走在全省前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