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资讯频道 > 社会 >

【奋斗百年路 启航新征程|同心奔小康】土地里“种”出小康生活——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证的背后

来源: 天眼新闻APP 时间: 2021-06-06 06:15:32

  一个人从出生起,就有各种证件相伴。对于广大农民朋友来说,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证是他们从事农业生产的基本证件,更是村民一步一步走向小康生活过程的见证者。

  这一点,66岁的遵义市湄潭县村民欧明利,深有体会。

欧明利

  欧明利一家居住在湄潭县抄乐镇落花屯村。在新建成的300多平方米的新房里,欧明利翻出2018年版红色外壳土地承包经营权证说:“现在的生活和原来的日子比起来,那叫一个天一个地!”  上世纪八十年代初,欧明利妻子先后生下了两个儿子。当时,国家实行的农村土地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主要是按人口平均分配田土包干到户生产,存在着因婚丧嫁娶人员增减而要求重新分配的矛盾。欧明利家的承包地因为两个儿子的到来,短短几年内就调整了两次。  “人口减少的家庭要退出承包地,退出来的地基本都不好,要么肥力不足,要么位置偏僻,新承包的人又都想要好的。”欧明利回忆说,“很多乡亲担心刚把土地修好养好又要退出去,都不敢放心种地,就种点水稻、玉米、小麦、油菜填饱肚子。”

欧明利家的旧房屋

  为解决这一矛盾,当时的抄乐公社楠木桥大队(今抄乐镇落花屯居楠木桥组)20多户村民在火炉塘边争吵,吵出了“生不增、死不减”的田土划分的方法。  1984年,湄潭县把这个方法推广开来,对承包责任地按照“增不补、减不退”的原则,实行20年(林地、荒山50年)不变政策。欧明利一家四口终于获得约6亩稳定承包的田土,第一次拿到了政府颁发的耕地承包使用证。  政策稳定了,大伙终于敢放手干了!  欧明利心想,光是吃饱饭没有用,等娃娃大了读书还要花钱,再困难也要奋斗。  1986年,欧明利和妻子开始种植烤烟、辣椒等经济作物,年收入过千元。

欧明利家2018年版红色外壳土地承包经营权证

  到1998年,进入第二轮土地承包期时,欧明利发现,要供娃娃读大学,还必须再多种点烤烟。因此,在拿到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证后,欧明利开始到农村信用社贷款,租用闲置的承包地,扩大烤烟种植面积。  从两个儿子上学到结婚成家,欧明利一家的经济开支越来越大,他们需要租用的土地面积越来越多。到2008年,欧明利的烤烟扩大到22亩,加上种植辣椒、水稻和养殖生猪,家庭年收入达到了5万元。  “国家的土地政策那么好,那几年虽然很辛苦,但是很值得啊!”欧明利笑着说。  夏日的阳光下,欧明利家新房与旁边的旧房对比鲜明,新房内现代化的家电设施也与旧房内光线昏暗的电灯大相径庭,就像他们现在和过去的生活一样,“一个天一个地!”

欧明利家的新房

  在湄潭县,还有许多像欧明利家一样的家庭,因土地制度改革而受益。  据湄潭县农村改革试验区办公室主任陶通艾介绍,自1987年被国务院确立为全国农村改革试验区以来,湄潭县先后承担了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管理试点等20项农村改革课题。  60万亩茶园、21万亩辣椒、20万亩水稻、7万亩烤烟、5万亩花卉苗木……因农村改革而被盘活的土地,让湄潭县走出一条绿色崛起的小康之路,也让当地群众收获稳稳的幸福。

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 罗亮亮 韦倩

编辑 潘晓飞 肖慧

编审 王璐瑶 杨韬

关键词: 奋斗 百年 启航 征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