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资讯频道 > 社会 >

福州这位地理老师,藏着“特殊身份”!

来源: 福州晚报 时间: 2021-06-21 23:31:08

昨天是星期日,也是父亲节

林敏生没有休息

还在为中学会考奔忙

▲正在为学生答疑解惑的林敏生。

“70后”的林敏生

是闽侯六中地理老师

还是福建登山协会山地救援队的队员

8年的山地救援中

他配合其他队员

成功救助上百名遇险者

“山地救援对于我,是将爱好、工作与责任相结合,可以在救援行动中活学活用自己的地理素养。”他说。

不忘初心 坚持山地救援

“我从小就喜欢爬山。”林敏生说

由于天生对地理环境感兴趣

他毕业后选择成为一名地理教师

至今已从教近30年

2013年,林敏生加入

福建登山协会新成立的山地救援队

“我的初心很简单,就是帮助他人。”

林敏生说

有一次,一名学生家中的老人在山中走丢,救援队分头行动,找了很久,找到时,老人已不幸离世。他回到学校,这名学生含泪询问他搜救情况。

“我不知道该说什么,这种情绪我感同身受,很失落。”林敏生说,每每回想都觉得心酸。由此,他更坚定自己的信念,努力锻炼本领,为救援行动随时做好准备。

林敏生具有丰富的教学经验与地理知识储备,在登山救援中,擅长记路识路,是队内的“路路通”。“行进时,我会在心中描绘一幅地图,将沿途的地形特征都记下。”林敏生说。

刚加入救援队不久,一天夜里他接到紧急任务——一对爱好登山的老夫妇在鼓山迷失。林敏生和其他队员冒雨连夜出发。

“山上寒冷,山路湿滑,伸手不见五指,一不小心就会摔跤。”林敏生回忆道,他们在山上小心翼翼搜寻。当晚10时30分左右,他听到远处隐约传来回应声。

林敏生介绍,在夜间搜救时,需要专业的辨路技巧,“当时根据回声判断,距离300米左右。看似不远,但丛林茂密、地形复杂,仍要小心仔细搜寻”。

“观察地面裸露程度、植被生长趋势,以及一些标志性的景物,都是辨路的法宝。”林敏生说,为了尽快抵达被困者的位置,他们借助头灯,仔细观察周围地形,判断道路后,越过山沟,绕过崖壁,终于在当晚12时左右找到这对老夫妇。

“当时,这对老夫妇正躲在一块巨石下避雨,冻得瑟瑟发抖。”林敏生说,历经险阻,第二天6时左右,他们终于安全护送被困者回到山下。

为师为父 始终育人不倦

自从加入救援队以来

林敏生已参与数十次救援行动

积累了丰富的

救援经验与野外生存知识

“我将自己在山上拍的风景照给学生们看,还给学生们讲述户外救援的故事。”林敏生说,这些宝贵的亲身经验,是他上课时独特的“嘉宾”,帮助他更生动形象地将地理知识传授给学生。

“为师如为父”的林敏生,致力于将自己的坚持与热爱传达给下一代。由于教学工作繁忙,林敏生陪伴儿子的时间不多,但他会带孩子一起去爬山,和孩子说山上的景观风貌,聊救援时的故事。

“我希望孩子健康快乐地成长,希望把乐于助人的态度和社会责任感带给他。”林敏生说。

见习记者 蓝秀楠/文

福州晚报记者 石美祥/摄

新媒体编辑 刘亦洪

监制 兰超 杨韬

关键词: 福州 这位 地理 老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