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录入“程序前置”,核酸检测一线,小纸条帮大忙
长江日报8月6日讯“请您出示一下绿码,并将手机号码报给我。”8月6日,在黄陂区前川杨园社区的核酸检测点,黄陂区行政审批局下沉党员章利华顺着候检队伍依次询问,边问边把信息记录在一摞小纸条上。
“纸条虽小,却有大用处。”章利华告诉记者,居民凭写有联系方式、检测编号和“已有绿码”字样的小纸条,连同身份证一起交给志愿者录入信息,可以无障碍、无交流地快速完成采样。昨天靠着这些纸条,上午原本预计5小时结束的核酸检测任务,3个多小时就完成了。
黄陂区行政审批局对口下沉的杨园社区核酸检测应检居民2339户,7000多人,全员核酸检测任务较重。在检测过程中,章利华发现有的老人记不得自己的手机号,现场工作人员只好用老人的手机拨号过来记录下号码,还有的居民在排队过程中就忘记了自己的检测编号,这些“意外”状况严重影响了采样进度。
时间耗长了,群众会不满,检测的速度也快不起来。章利华和同事们一合计,“不如‘程序前置’,先用小纸条记录下居民的有关信息,再给负责录入的同事直接录入,在居民排队的时候就做好所有工作。”
下沉党员们纷纷拿起小纸条来到等候的居民身边,加入了“流水线”作业队伍。仅8月5日一个上午的时间,大家就写出了1000多张纸条。小纸条在等候区和检测区传递,与时间赛跑,大大缩短了信息录入时间。社区居民肖火清高兴地说:“没想到这么快,我还能赶上回家做饭。”
杨园社区书记陈希十分感激,“为了居民少排队、早回家,下沉党员们顶着高温酷暑挨个儿耐心写下小纸条,居民们也将心比心,很配合。”
“优服务,简流程,高效办成一件事,这可能就是我们的职业病吧。”章利华笑着说。(长江日报记者余金兰 通讯员郑一诚 张文芳)
黄陂区行政审批局下沉党员为老人耐心写下小纸条。通讯员供图
下沉党员查看绿码,记录信息。通讯员供图
信息录入“程序前置”提高核酸检测效率。通讯员供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