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常州66家企业被认定为2021省两化融合贯标试点
近日,2021年江苏省两化融合管理体系(升级版)贯标试点企业拟认定名单出炉,经企业申报、各地推荐、形式审查、专家评审、专题会审等程序,中天钢铁、常州四药、雷利电机等66家企业被认定为2021年省两化融合(升级版)贯标试点企业,截至目前,常州两化融合贯标企业已有302家。
升级版贯标试点企业名单如下:
两化融合贯标是国家战略中国制造2025主推的国家标准,是一项国家战略决策,目的是通过在企业内部推行并建立一套管理体系,形成企业长期推动两化融合的内在机制,实现企业工业化和信息化的提升,进而提升企业的竞争力。
常州作为工业明星城,拥有高端装备、新能源、新材料等10大先进制造业集群。2020年,常州位列全国先进制造业城市第17位,经济总量位居全国地级市第8位,工业产值规模突破1.3万亿元。
交汇点记者在此次试点企业名单中看到,两化融合贯标当前主要聚焦制造企业,贯标等级根据企业自身在数字化转型中不同的能力而定,从A到AAA不等,例如江苏宣胜金属、常州宏业包装材料等具备企业两化融合基础的,试点初始级A级标准体系;日盈电子、常柴股份等具备单元级两化融合闭环的企业,试点AA级标准体系;中天钢铁、雷利电机等企业两化融合程度已贯穿企业生产管理、主营业务等流程级可直接试点AAA级。
“两化融合贯标是制造企业在数字化转型过程中的方法论创新,摒弃过去企业粗暴的上设备、上软件模式,转之以两化融合管理体系标准引领融合创新发展的新思路,升级版贯标解决了企业在数字化转型中‘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的问题。”常州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副教授、国家两化融合高级咨询师卢剑伟介绍,过去贯标1.0主要致力于理念和方法导入,解决企业共识形成和机制建立的问题,支持企业合理、规范、有效地推进融合。2020年将贯标标准进行升级,以价值效益为导向,构建完善基于两化融合管理体系的数字化转型实施方法论;依据数字化转型的先进性和成熟度,分级分类开展以新型能力建设为主线的分级贯标和分级评定;研制系列方法工具,提供从发现问题到解决问题的数字化转型全程服务,从而支持企业围绕转型有效开展创新活动,获得转型价值。
“根据两化融合管理体系标准要求,贯标主要分为体系建立、体系实施、体系认定及体系保持和改进四个阶段,时间至少7个月。”常州市工业和信息化局两化融合处处长于波介绍,体系建立阶段主要进行两化融合评估、企业战略-可持续竞争优势-新型能力脉络梳理、两化融合方针和目标的确定、两化融合实施框架策划以及体系文件编写及发布;体系实施阶段主要进行体系试运行、内容审核、问题整改和管理评审;体系认定阶段主要进行符合性评审、迎审准备(申请书、两化融合建设情况汇报材料、体系建设过程整体证明材料)、现场审核、审核中发现问题整改;体系保持和改进阶段主要进行体系复合型、有效性评审、体系改进点及过程记录、年度体系复核等。
两化融合贯标对企业发展有何意义?常州市工业和信息化局两化融合处副处长王瑞恒介绍,一方面有助于企业全面升级,提升可持续竞争力,帮助企业在成本管控、快速交付、精细化管理等方面获取竞争优势;实现数字化转型,指导企业围绕工作流程、组织架构、技术实现、数据开发等四要素实现数字化转型;提升无形资产,帮助企业在融资上市、投资并购及企业出售等资本运作上取得更大收益。另一方面,企业将会得到相应的政府资金支持,常州对不同贯标能力企业给予10万元至55万元不等的支持资金,项目申报优先,通过两化融合评定的企业,具有项目申报加分、优先优势;政府采购优势,政府采购已将是否开展两化融合管理体系贯标作为评价指标之一。
近年来,常州市工业和信息化局高度重视企业数字化转型和新动能成长,加大两化融合贯标宣传力度,开展企业调研、服务商研讨、专家培训授课150多场,覆盖常州制造企业3000余家。为解决企业在数字化转型过程中专业人才短缺问题,该局联合院校专家、服务商等专业化智囊团建立资源池,企业只要找到资源池,与专家双向选择,解决企业在贯标过程中不同阶段遇到的专业化问题,更好了解和掌握企业自身的信息化程度,明确发展重点和定量目标,提高精准决策水平。
下一步,常州将大力推进两化融合管理体系贯标,加快数字化转型建设步伐,积极探索支持数字化转型的协同政策体系,加快常州制造业产业转型升级和创新发展。
交汇点记者 万小珍
编辑: 蔡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