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高300万扶持资金!中国·淮安创新创业大赛启动,面向全球广发“英雄帖”
交汇点讯 9月9日,由淮安市人民政府主办,淮安市人才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淮安市科学技术局承办的中国•淮安创新创业大赛在淮安正式启动,并通过现场直播向海内外创业者发出“英雄帖”。
本次启动仪式采取线下、线上联动的方式举行。在淮安市设立线下主会场,在中科院上海微系统与信息技术研究院、中科院上海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西安交通大学快速制造国家工程研究中心、武汉双绿源创芯科技研究院有限公司等设立四个分会场同步举行。淮安市委常委、组织部部长孙虎,市政府副市长王向红、浙江赛创未来创业投资管理有限公司总裁廖燕,市政府副秘书长朱鹏程出席了此次启动仪式,市相关部门、单位负责人、各县区园区分管负责人、各高校、研究院所、科技企业代表等200余人参加了活动。
王向红介绍,淮安是产业兴旺的发展高地,近年来加速构建全市“333”主导产业体系,全力打造“绿色食品、新一代信息技术、高端装备制造”三大工业主导产业。特别是构筑了台资集聚新高地,成为苏北唯一台企集聚超千家、投资超百亿美元和汇聚台资名企最多的地级市,获批大陆唯一的台资集聚示范区,连续7年被台湾电电公会评为大陆地区投资环境“极力推荐城市”。全市科技进步贡献率达57.4%,万人有效发明专利拥有量达6.45件,全市有效高新技术企业总数达556家。
市委组织部副部长、人才办主任姜洪洋解读了最新出台的“淮安人才8条” 新政。新政将给予创业人才100-200万元、给予创新团队150-500万元资金资助,给予顶尖人才领衔团队最高1亿元的综合资助。新政还将通过政策创新、要素保障、尊才氛围和贴心服务,帮助创业者成就新梦想,创赢新未来。
本届大赛历时4个月,共设置2场选拔赛,在全球范围内重点征集绿色食品、新一代信息技术和新型装备制造三大重点行业的创新创业项目。总决赛获奖项目有机会获得最高300万元的创业扶持资金。
为激发创业创新活力,提升区域竞争的核心力量,淮安市抓住科技创新、人才创业的机遇期,不断出台、调整、升级“人才新政”。在“十四五”的开局之年,淮安提出到2025年引进高层次创新创业团队50个、领军人才500名,大专以上学历毕业生15万名的目标,为淮安“333产业”发展和“四个淮安”建设提供有力人才支撑和智力支持。新出台的“淮安人才8条”更是诚意满满,既有真金白银的政策资金大礼包,也包含真情实意的“优服务”,被认为是淮安有史以来含金量最足、诚意度最高的人才“英雄帖”。
据大赛组委会相关负责人介绍,大赛从地方产业和企业实际需求出发,采用市场化的精准引才模式,瞄准绿色食品、新一代信息技术、新型装备制造三大核心产业,以及新材料、新能源、新医药、现代纺织、绿色建材、文体用品等县区特色产业,设置北京现场选拔赛和线上路演选拔赛,通过“以赛代引”、“源头引才”、“精准对接”等手段,深度挖掘和寻找符合淮安产业需求的高层次人才和创新创业项目,并最终遴选出20强项目参加10月份在淮安举行的总决赛。
为了确保招引的优秀项目能与本地产业擦出火花,大赛组委会先期已深入淮安多个行业相关龙头企业开展人才与项目需求调研,并结合投资机构评审意见引导符合淮安战略新兴产业导向的创新创业项目落户发展。依托这些调研数据,赛事组委会按照产业规划和企业研发的具体需求快速圈定一批高层次人才,再逐个筛选、引进,真正打通“人才+产业+资本”的闭环通道。项目落地后,组委会还将组建常态化、功能型、专业化科技人才服务团队,为人才项目提供投融资对接、企业合作、政策申报等各项服务,不仅保障“苗选得好”,还要确保好苗子“存活率高”。
为了帮助优秀项目在淮安快速成长,本届大赛还充分发挥财政资金引导和撬动作用,为优秀项目设置了丰富的创业资金支持。据悉,大赛总决赛项目落户淮安并创业的,若符合《“淮安市333产业人才”集聚行动方案(试行)》条件,最高可享受300万元的资金扶持。
除了以活动为媒介加速创业创新的步伐,淮安扩大人才关怀力度,通过人才项目政策打通创业“生态链”。除了传统的资金资助,淮安为人才创业涉及的厂房租赁、贷款融资、工作生活条件等提供了一系列扶持政策。此外,淮安广泛搭建研究院,创新产业园,技术产业园等平台,实现“筑巢引凤栖,花开蝶自来”。
布达佩斯中国-中东欧创新中心主任王晓平先生,美国REACTION风险基金合伙人薛宏先生,江苏省双创人才联合会农业专委会主任王志伟先生,国家级专家、宁波智能制造产业研究院首席科学家董芳艳院长,国家级高层次人才、合肥工业大学仪器和光电工程学院章伟教授等专家学者为大赛发来寄语,表达了对大赛的祝愿与期待。
江苏科环新材料有限公司创始人之一曲作强、江苏环宇缘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赵虎讲述创业故事,分享创新感悟,通过自身的经验分享,鼓励帮助更多的人敢于创新、勇于创业。
新华日报·交汇点记者 李先昭
实习记者 李昀熹
通讯员 袁坤 王小青
摄影 刘志钧
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