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永富:建立和培养贵州青年文艺评论人才队伍 | 高度重视和切实加强文艺评论工作
评论家简介
朱永富,1983年生于山东日照,北京师范大学文学博士,贵州大学副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贵州省文艺评论家协会副主席、贵州省写作学会常务理事。
日前,中宣部等五部门联合印发了《关于加强新时代文艺评论工作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意见》),为新时代文艺评论提振精气神,提升技法道,指明了方向。9月2日,省文联、省作协加强和推进贵州新时代文艺评论工作座谈会在贵阳举行,与会代表结合各自文艺门类特点、工作实际和思考体会,为推动文艺评论事业高质量发展建言献策。
如何建立和培养贵州青年文艺评论人才队伍?贵州省文艺评论家协会副主席、贵州大学副教授朱永富认为,建立和培养贵州青年文艺评论人才队伍,既是新时代文艺对贵州青年文艺评论的历史召唤,同时也是贵州文艺在发展过程中的一项重要工作。
“青年文艺评论在促进贵州文艺发展、营造良好的评论环境方面,担负着义不容辞的责任。”在朱永富看来,建立和培养贵州青年文艺评论人才队伍,首先需要健全青年文艺评论人才队伍的培养机制。“我们在加强对年青文艺工者的培训方面,可向‘山花训练营’学习,邀请有丰富创作经验的作家对训练营学员进行培训。借此经验,也可以开办评论培训班,邀请一些著名的评论家为青年文艺评论工作者进行培训等。”
“其次要积极为青年文艺评论工作者拓展文艺评论的阵地,并健全激励机制。”朱永富说,“要加大文艺评论版面、开设固定评论栏目等,不断为青年文艺工作者拓展文艺评论的阵地,让青年文艺评论工作者有更多机会和平台发表评论文章,既激励当地作家的创作,又能让青年评论家有机会不断训练并提升自己的写作水平,对青年文艺评论工作者已经发表的重要评论给予适当的奖励,激励文艺评论工作者不断创作出更多高质量文章,并努力改进文艺评论奖评奖工作,积极加强与各团体的合作。”
此外,朱永富认为还应对签约评论家制度、贵州文艺评论工作的宣传力度和建立健全文艺评论工作机制等方面的工作加大力度。“我们应协调各方力量,大力把贵州作家和评论家宣传到省外去,增加贵州文学在省外的影响。并及时了解和准确掌握文艺评论的最新动向动态,加强对调研工作的重视,及时把握文艺思潮、文艺现象、热点等问题,然后进行深入分析。”
文/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 陈江南
文字编辑/曹雯
视觉编辑/陈江南
编审/李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