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年奉献因公殉职 董鲁光用生命守护蓝天白云
中国山东网-感知山东10月17日讯 (记者 郝亚松) 董鲁光,80后,共产党员,硕士研究生学历,济宁市“千名人才”,驻村第一书记,曾参加援疆支教工作,生前任济宁市生态环境局汶上县分局监察室主任、辐射科科长……在他的人生符号里,除了这些亮眼的头衔之外,更有从业十余年孜孜不倦的工作激情。
2021年9月26日上午,因连续加班熬夜的董鲁光在办公室处理工作时,突然倒在办公桌旁,同事发现后迅速拨打120急救电话,经全力抢救无效,不幸因公殉职,生命定格在41岁。
同事眼中的“好战友”
走进董鲁光生前的办公室,办公桌上的日历牌停留在9月26日,工作台账、文件资料、记事本,一摞又一摞,就连旁边的两张桌子也被他占用了,这是他的“战场”,承载着董鲁光11年激情燃烧的青春与梦想。靠墙的一整排档案柜里,数百个档案盒标注清晰、整齐码放,这是他的“战绩”,浸润着4000多个日夜的汗水和心血。
“行!我马上去!”是董鲁光的口头禅。11年来,他无论在哪个岗位,都做到了恪尽职守、一丝不苟,安排给他的工作,不管要求多急、任务多重,他都是痛快地承接,出色地干成、干好,始终把党之所托、民之所盼扛在肩上、记在心里,用忠诚和担当铸就生态环保铁军的精神风范。
2010年,刚进环保局的董鲁光被分配到监督管理科,从事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审批工作。多年来,他经手审批的规模以上建设项目1119个,主持验收的建设项目557个,接受群众咨询600余次,否决不符合国家法律、法规和产业政策的项目30余个,没接到一次投诉。
家在济宁市区的他,为了工作方便,经常睡在局办公楼上。科室人手少、任务重,在他的作息概念中没有节假日、双休日,五加二、白加黑、连轴转是家常便饭,面对这些,董鲁光却说,活儿总得有人干,咱既然选择了就不能后悔,更不能退却。
2021年9月22号凌晨两点,汶上县智慧环保调度中心接到市平台推出的企业用电预警,按照市局“三级六长”工作要求,值班人员必须一小时内到达现场处置,轮值班长因家中急事请假,不能及时到达现场,24小时不关手机的董鲁光睡梦中接到指挥长电话,十五分钟就出现在处置现场。
“如果用一句话来形容我眼中的鲁光,他就是我眼中的战友,我最值得托付的人。”董鲁光的同事徐兵说,“他一直从事一线业务,突发或应急处理的事情较多。工作日加到晚上10点,甚至是半夜;周六周天也经常一整天一整天地靠在办公室,跑在项目上,跑在企业里,我和很多同事都跟他吃过附近小店里的牛肉汤、刀削面。他太累了!”
“鲁光同志是业务领域的多面手、顶梁柱,而且敢打敢拼、从不叫苦叫累,是我们身边的好兄弟、好榜样,只要是他接手的活,总能干成、干好!”济宁市生态环境局汶上县分局,李伟局长心情沉重、倍感悲痛的告诉记者。
与董鲁光同样进入汶上环保局工作的徐天,如今在济宁高新区工作。他说:“我与鲁光兄弟在汶上县生态环境局同宿舍5年,无论工作和生活都深深被他感动着,说实话,没他的帮助我也考不到济宁,凭他自身能力往省里考都没问题,但他从不考虑这些,一直把当初的选择和手头上的工作,看得比什么都重要。”
鲁光的确有数次离开汶上、实现更高发展的机会,有市级部门的提拔重用,有家乡抛出的橄榄枝,有一线城市同学提出的高薪合作……,在这些机遇面前,他始终放不下的是全县父老乡亲对蓝天白云的渴望,在职责和使命面前,他不敢去追寻自己的高就与安乐,自从进入汶上县生态环境保护局那天起,董鲁光就把心留在了汶上,他说,是汶上的父老乡亲选择了我,哪有抛弃这个道理,我要与他们甘苦与共,同筑金山银山。
家人眼中的“顶梁柱”
在同事眼里,鲁光可能是个工作狂,一心扑在工作上像个“拼命三郎”,可在鲁光的妻子和女儿眼里,他却是个知道顾家的好丈夫、好爸爸。
随着国家对环境保护的重视程度不断提高,鲁光的工作也越来越忙,能按时回家的次数也越来越少。董鲁光的妻子丰会民经常问他,你咋这么忙?别人也这么忙吗?生性乐观的他总是笑呵呵的回答说:“大家都在为百姓服务、为企业服务,都忙啊。”
董鲁光在汶上工作,妻女住在济宁市区,老家则在泰安宁阳。事业与家庭的天平上,董鲁光总是偏向于前者。他的心里装着工作,装着热爱的生态环保事业,却唯独顾不上家庭和自己。每念及此,他总是憨厚地对妻子笑笑说:“等忙过这一阵子,我好好陪陪你们。”
前阵子,妻子告诉他,孩子都上小学三年级了,他才自责地发现,接送孩子的次数一把手都能数得过来,自己从来没去开过家长会,甚至不认识孩子的班主任,作业更是没有时间管。
说起班级家长群,董鲁光8岁的女儿都会装作生气的样子说:“我的爸爸是群里最不活跃的爸爸。”听到女儿的抱怨,鲁光也总会满怀歉意的说:“爸爸忙,真的顾不上看群里的信息,有妈妈回复就行。”
因为工作忙,他对家人心怀愧疚,所以在家里他总是展现出“铁汉柔情”的一面,能承担的家务活都承担,下班路上也总会拐个弯儿,到超市买些生活用品和女儿爱吃的菜。工作之余的鲁光是个热衷钻研厨艺的爸爸,孩子爱吃的可乐鸡翅、红烧排骨他都特意学过,只要一有时间就做给孩子吃。看着女儿开心的吃饭,他总是不忘叮嘱几句:“多吃一个,再多吃一个”。只要不加班,他都会和女儿约定好第二天早饭吃什么,一早起来就钻进厨房一通忙活。
去年,为了以后能把老人接到身边照顾,家里又贷款购置了一套新房,装修房子的时候,为了省钱,安个水龙头、装个窗帘,他都是自己动手。丰会民告诉记者,“我经常说他无所不能,他就开玩笑的对我说‘难道你觉得我是万能的吗?’我总是很诚实的回答说‘我觉得你就是万能的’。”
这些年,看着鲁光一心扑在工作上,每天风风火火、忙忙碌碌,辛劳但充实;看着身边的生态环境日益改善,鲁光脸上不时绽放的傻呵呵的笑颜,满足且快乐。妻子丰会民逐渐理解了丈夫的坚持,也逐渐读懂了为之奉献的生态环保事业。
百姓眼中的“好干部”
“老百姓的利益受到了侵害,我们今天一定要查个水落石出!”5年前,董鲁光和其他几个同事一起开展一次突击检查,根据群众举报来到一家企业,刚进大门就被厂里四五个人拦住了去路。威胁面前,董鲁光临危不惧、理直气壮。对方再三权衡之后慢慢交出了执法仪器,最后,在警方的协助下,成功查出企业偷排污水的事实,依法对企业进行了严厉处罚。
事后,同事问鲁光“怕不怕”,他笑眯眯的看着我说:“这有啥可怕的,违法份子做贼心虚,真正害怕的是他们”。
了解董鲁光的人都知道,他虽位“卑”但却胸怀大局。他对科室同事们说:“环评不合格的项目我们坚决把好关,但是引个项目不容易,能整改能留住的项目,我们绝不能简单了事,这样一来项目没了,咱汶上形象也没了。有的客商可能没那么专业,我们动动脑子、出个主意,只要项目留下了,咱费点心、出点力帮企业过好这一关岂不更好。”
2017年秋天,浙江一商户在汶上县中都街道前小秦村租赁了中药材加工厂房,在本村及周边招工30余人去聊城培训,并定制了生产设备,可以说万事俱备只欠东风,但董鲁光在项目审批前察看现场时,发现烘焙车间距离民房较近,如果按照现有的设计无法审批。
企业主一听就慌了神,企业虽然规模不大,但背后牵动的是30多个家庭,这是民生问题,可不是小事。董鲁光拍着肩膀安慰企业负责人说:“别急,咱们想想办法。”在详细了解项目情况后,根据丰富的工作经验,帮助企业最终达到了审批条件,顺利落地投产。
采访时,企业负责人动情告诉我说:“如果没有董科长的帮助,我们这个脱贫项目在汶上就没了,董科长既坚持原则,又能为企业负责担当,我永远也忘不了他。”
2013年到2014年,董鲁光在寅寺镇石西村任驻村第一书记。他自掏腰包,在村里小广场上安装了几套石桌石凳,还向县教体局申请了几组健身器材,方便群众休闲娱乐。看到村里老年人较多,董鲁光积极与上级部门联系,在社区百姓大舞台开展了为期一周的“戏曲大舞台 社区免费看”活动,让村民不出社区就能欣赏到精彩的文艺演出,受到群众的热烈欢迎。
在采访时,获知董鲁光因公殉职的消息时,坐在石凳上的几位老人顿时流下了眼泪,一直念叨着:“这么年轻的好干部,老天爷咋就不睁睁眼呢”“董书记在俺们村,不虚夸,干实事,是个难得的好干部”“你看旁边那一排树,就是董书记和他同事一起种下的”,老人们你一言我一语,饱含了人民群众对党的好干部董鲁光最深的怀念!
鲁光,山东的光。此时的耳畔不由自主的响起了一首歌,“正道的光,照在了大地上,把每个黑暗的地方全部都照亮;坦荡是光,像男儿的胸膛,有无穷的力量如此的坚强……”作为生态环保铁军中的一员,董鲁光以生命赴使命,用大爱护众生,诠释了一名共产党员、一名生态环保工作者高尚的家国情怀和崇高的人生价值观,他那激情燃烧,无怨无悔的意志和情怀,将激励着更多的生态环保人砥砺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