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云南)自由贸易试验区书写沿边跨境开放新答卷
中国(云南)自由贸易试验区自2019年8月30日挂牌成立以来,突出沿边跨境、云南首创的特点进行探索尝试,在开放发展中书写新答卷。截至2021年9月,仅占全省国土面积0.03%的云南自贸试验区新设企业36287户,占同期全省新设企业的12.4%;完成外贸进出口1780.7亿元,占同期全省外贸进出口的30.8%;实际使用外资4.87亿美元,占同期全省使用外资的42.3%。
作为首批沿边自贸试验区,云南自贸试验区最大的特点是“沿边”,最大的特色是“跨境”。昆明、红河、德宏片区签署了合作联动协议,不断完善信息共享、协调创新、联动发展机制。在“沿边跨境”方面的创新开放亮点突出:德宏片区、省司法厅、省高级人民法院首创的“边境地区涉外矛盾纠纷多元处理机制”成功入选全国自由贸易试验区第四批最佳实践案例,向全国复制推广。昆明片区、省能源局首创的“面向南亚东南亚跨境电力交易平台”由国务院自由贸易试验区工作部际联席会议简报通报宣介。构建跨境金融保障新体系,探索建立中缅双边银行互开账户+网银清算+人民币对缅币撮合报价的“小同城”业务模式。
云南自贸试验区抓好制度创新,坚持大胆试、大胆闯、自主改。今年9月以来,与北京、广西、成都等牵手,推动自贸试验区互联互通、融合发展进入新阶段。在106项国家改革试点任务的基础上,自加压力,增补53项省改革试点任务,将159项试点任务逐一分解至省级有关部门和片区。
招商引资是自贸试验区产业发展的重中之重。围绕高端制造、航空物流、跨境电商等自贸试验区重点产业,云南自贸试验区编制产业发展规划和招商引资指引,充分利用南博会、进博会等展会招商,同时开展精准招商、产业链招商。昆明片区出台了招商引资“黄金十条”等一系列政策,引进普洛斯环普产业园、河南保税跨境电商等重大产业项目。红河片区推进河口口岸北山国际冷链物流(智慧方舱)等项目开工建设。德宏片区编印相关投资指南,与华侨城云南文投等10余家国内知名企业签订了投资协议。
为提升集中办、网上办、自助办、一窗办、并联办、一次办、免费帮办的服务效能以及深化“放管服”营商环境改革,按照“应放尽放”原则,推进省级经济管理权限赋予各片区管委会依法行使。云南自贸试验区出口整体通关时间为0.13小时,比全国平均时间少2.34小时。2020年,我省边境贸易占全省外贸进出口总额的18%,比重进一步提升。其中,红河片区开通中越边境河口-老街口岸农产品快速通关绿色通道,农产品实现即到、即检、即放。德宏片区实施“一口岸多通道”和进口“两步申报”通关模式,启用全省首家边检自助通关系统。此外,在法治环境方面,昆明片区为国内外企业及个人提供一站式综合法律服务;德宏片区设立政策法规局,聘任外部法律顾问,建立公职律师和法律顾问制度。
随着开放发展的深入推进,云南自贸试验区筑巢引凤,打造人才“强磁场”。今年前3季度,昆明片区累计拨付5.28亿元财政资金扶持企业发展,其中2.98亿元支持科技研发,1450万元专项经费用于人才工作。红河片区聘请5位专家学者为片区经济资深顾问,德宏片区采取政府购买服务的方式聘请全国自贸试验区建设领域的专家作为智囊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