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评 |全职妈妈回归职场之路艰难,延长生育假期以后,配套措施还需跟上
浙江生育福利再加码。11月25日,浙江省明确女职工生一孩可休158天,二孩、三孩各188天。
近期,北京、上海、湖北等多地也密集修订计生条例,延长生育假期。延长30天、延长60天、延长90天……
产假长了,不少女性在欣喜的同时,却不免心生隐忧:职场妈妈的从业环境会变差吗?
12月2日,钱江晚报报道的几个全职妈妈的故事很好看,也引发了很多读者的讨论,职场在前,还是妈妈在前?政府怎么样做好相关配套服务?等等,钱江晚报•小时新闻的评论员们也有话说。
选择前先问问:职场在前,还是妈妈在前?
钱江晚报•小时新闻评论员 陈江
全职妈妈回归职场难不难?一个并不新鲜的话题,引来众多女性朋友的关注,说明问题依然存在,一直没有解决。
在我看来,职场与妈妈不是一个非此即彼的矛盾关系,大多数女性在现实中,既是职场中人,也是一个或是数个孩子的妈妈。有一部分女性因为生养孩子,暂时离开了职场,数年之后,孩子长大了,这时想要重出江湖,回归职场。可是,江湖代有才人出,一代新人换旧人。此时的职场,想说爱你,已然是不容易的事。
我们的问题是在职场打拼和回家带娃不能兼顾的前提下讨论。因此,每一个育龄期的职业女性,做决定之前,都不妨先问问自己:职场在前,还是妈妈在前?在经济负担不是问题的前提下,做好妈妈是压倒一切的任务,那还犹豫什么?意识到孩子比工作更需要我,换作我是妈妈,毫不犹豫回家带孩子去。既然分身乏术,不能兼顾,又怎么能啥都想要,事事称心呢。
打消职场女性的生育顾虑,配套服务还需跟上
钱江晚报•小时新闻评论员 高路
很多职业女性之所以当起全职妈妈,也是迫于无奈。一个原因当然是要照顾孩子,特别是二孩三孩政策放开以后,可能有两三个孩子需要照顾,担子一下子重了很多,没有时间和精力兼顾工作。
另一个原因还是就业环境对女性不够友好,没有办法兼顾,顾了这头顾不了那头,只好舍弃工作。如果生育假能长一点,上下班时间、工作地点、工作方式更灵活一点,方便女性哺乳,相信很多职场女性是可以实现生育与回归职场的平稳过渡的。
此外,公共服务的缺乏也是重要原因。很多女性回归职场的时间是从孩子三周岁开始的,很大程度上是因为三周岁以后可以上幼儿园了,现阶段,三周岁以后的学龄前教育基本上已经纳入公共服务范畴,可是三周岁以内的幼托公共服务基本还是空白,民办幼托机构、请保姆或者父母来带孩子,或多或少都有各自的缺点,这也使得女性延缓了回归职场的时间,增加了回归职场的难度。
总之,单纯的延长生育假还不足以打消职场女性的生育顾虑,还需要其他配套服务尽快跟上。
在中国的家庭氛围中,不应提倡全职妈妈
钱江晚报•小时新闻评论员 项向荣
当看到谁谁又选择当全职妈妈的时候,常常为她们感到遗憾。
为什么有这么多女性、特别是受过高等教育的女性还是选择当全职妈妈呢?的确在就业升职方面,因为女性承担的生育责任,人事部门对女性很不友好。因为生育,很多单位特别是小企业,他们很难承受这个代价,毕竟企业也需要生存和发展。所以有声音呼吁,真正要解决男女在就业升职方面不平等的问题,应当由国家来解决女性为社会承担生育义务的代价。
但女性同时也要看到,不必学有些西方国家女性享受全职妈妈的那种状态。中外的家庭氛围不同,西方很多国家,老一辈没有和下一代生活一起的概念,也不愿意照料孙子辈,自然全职妈妈盛行。但中国则不一样,中国的老辈人有帮助扶养孙子辈的传统,也视之为己任。中国的妈妈们可以处理好和老一代人如何共同生活的问题(比如择近居住),这样可以分担很多事情。
从另一方面来说,在家也并不是不能办公和创业,现在,做电商,做直播等等灵活就业的渠道很多,完全可以尝试,所以,女性真不必要轻易放弃职业,放弃独立,放弃近二十年寒窗苦读的心血,而成为全职妈妈。
本文为钱江晚报新闻资讯客户端“小时新闻”原创作品,未经许可,禁止转载、复制、摘编、改写及进行网络传播等一切作品版权使用行为,否则本客户端将循司法途径追究侵权人的法律责任,包括但不限于要求删除稿件、赔礼道歉、赔偿本文采编成本及维权支出等。侵权举报、版权合作请联系:qbwl@8531.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