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出去”监督“沉下去”解难 不断修复巩固良好政治生态
变“坐等接访”为“主动下访” 架起干群“连心桥” “罗江区鄢家镇长堰村8组村民反映,放春水时河沟被冲毁,河水把庄稼、房子淹了……”日前,在市纪委监委党风政风监督室,工作人员正梳理着近年来“清风行动”收集的问题线索和意见建议。 近年来,我市纪检监察机关持续开展“清风行动”。每年的6月前后,全市纪检监察干部或在村社、企业,或在项目现场、基层单位,深入到群众中间,面对面倾听意见建议,收集问题线索。通过拉家常、谈心事,有的群众和前来走访的纪检监察干部成了朋友。 “以前遇到急事难事,还要跑很远去镇上,现在只需要拿出廉情联系卡,拨打联系走访的纪检监察干部电话,就有干部来过问和帮助解决。”绵竹市孝德镇桐麻村8组村民崔国斌说,“‘有急事难事找纪委’已经成为周边群众的口头禅。” 据不完全统计,“清风行动”开展以来,我市纪检监察干部走访群众7.5万人次,收集廉情意见建议4.4万条,发现并解决问题5200余个。这种“等群众来访”变“走出去下访”的方式,不仅收集到问题线索和意见建议,更通过解决群众反映强烈的揪心事烦心事操心事,架起了干部群众“连心桥”,得到广大群众真心点赞。 “清风行动”只是市纪检监察机关主动走出去“下访”的方式。我市还建立了纪检监察干部全员接访制度,各级纪检监察机关领导带头接访,机关干部轮流接访,接待来访群众6000余人次,受理检举控告633件。 变“等案上门”为“纪力下沉” 群众真切感受到公平正义 “广汉市三水镇宝莲村村委会主任米继学、妇女主任谭显蓉在扶贫资金审核工作中不负责,导致帮扶户死亡后其亲属继续领取低保金;中江县公安局环境犯罪侦查大队民警田陈影以生病等各种理由为借口,不到村入户开展帮扶工作……”去年,市纪委监委通报多起扶贫领域腐败和作风问题典型案例,在广大党员干部中激起不小波澜。 市纪委监委信访室副主任陈应介绍,通过梳理近年来换届选举中的信访举报发现,群众的大部分检举都是因为基层干部作风粗暴,对群众的诉求不解释不回应,还有的因为作风漂浮,对群众反映事情多次拖延。 紧盯群众身边的腐败和干部作风问题,市纪委监委构建“6+1”监督体系,由市纪委监委常委(委员)牵头,带领各监督检查室对各地各部门开展全覆盖督查。同时,推动“室组地”联动,巡察、派驻齐头并进的方式,下沉“一线”开展工作。 通过先后开展“清险行动”、扶贫领域专项治理、“打伞破网”专项行动,全力整饬“四风”顽疾,发现并督促整改弄虚作假、欺上瞒下等形式主义官僚主义问题。扎实常态化开展履责情况监督检查,问责党员干部397人。 值得一提的是,在“打伞破网”专项行动中,查办了德阳市公安局原副局长肖敏、武斌,市公安局经开区分局原局长胡洪立等为黑恶势力充当“保护伞”案件。查办力度前所未有,社会反响强烈,群众在拍手称快的同时,也切身感受到“公平正义绝不会缺席”。 变“坐班式督查”为“跟踪式督办” 急难愁盼问题得到解决 “谢谢你们,奖补款今天上午就到账了,感谢对我们企业的关心!”今年8月25日,四川道泉老坛酸菜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周后成在领取到耽搁多时的惠农奖补金时激动地说。 市委“优化营商环境”专项巡察暨“抓六保、促六稳”专项巡察“回头看”期间,市委第九专项巡察组在走访企业时了解到,四川道泉老坛酸菜股份有限公司符合《德阳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落实促进民营经济健康发展有关财政政策的实施意见》中关于国家级重点龙头企业的奖补政策,可以享受30万元的奖补资金,但资金迟迟未能兑现。 “根本原因还是我们在思想上重视不够、主动服务意识不强,收到上级通知后一阅了之,没有对符合奖补条件的企业进行研判梳理……”在对什邡市农业农村局进行约谈时,该局负责人态度诚恳,表示将以巡察交办问题整改为契机,举一反三,开展惠农政策大排查、大起底,对各项奖补政策进行再梳理,确保各项惠农政策落到位、落到底。 发挥纪检职能职责,主动出击,帮助群众解决急难愁盼问题在全市各级纪检监察系统中已经成为常态。 市委常委、市纪委书记、市监委主任隆斌在全市党风廉政建设工作会议上多次强调,要以纪检监察机关“走出去”推动各级干部“沉下去”,推动解决好群众急难愁盼问题。 近年来,我市连续开办《德阳政事廉连问》直播节目,协调督促业务主管部门解决好群众信访问题724个,防止简单的“一拒了之”“一推了之”,积极妥善处置市区某小区因多处违建引发业主多次信访维权案、主动协调帮助中江县继光镇严新村村民解决“用气难”等民生问题,群众获得感、满意度明显增强。 “检举控告”数据背后,折射的是群众对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成效满意度的评价。在中国共产党德阳市第八届纪律检查委员会向市第九次党代会的工作报告中鲜明提出,将实施“护核”“护航”“护林”“护根”“提能”五大行动,一系列“组合拳”的综合运用,体现出市纪委监委在不断厚植民心、推动德阳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中,务实重行的毅力和决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