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昌加强湿地巡护与监测 促进人与自然和谐相处
人退鸟进越冬候鸟安心与人为邻
冬日暖阳下,南昌市高新区鲤鱼洲五星白鹤保护小区里,成群的候鸟在水面开阔、水草肥美的湖畔,时而低头觅食、时而追逐嬉戏、时而翩翩起舞,吸引爱鸟人士近距离观察、拍摄。落日余晖中的鄱阳湖,如同一幅人鸟和谐的风景画。
63.7万余只候鸟“恋”上鄱阳湖
在鄱阳湖畔的南昌市鲤鱼洲五星白鹤保护小区,成群的候鸟在此尽情享受着冬日暖阳的温馨滋味,气质出众的白鹤在清水中引颈高歌。
五星白鹤保护小区被誉为“全世界离白鹤最近的地方”,每年冬季都有大量候鸟来此越冬,最近观测距离仅十几米。
摄影爱好者张荣峰与朋友们架好拍摄设备,静静地等待着候鸟起飞,用镜头记录下那一瞬间的美好。张荣峰说:“白鹤、东方白鹳、小天鹅、豆雁……飞过天空的候鸟种类很多,今年拍到几种候鸟,是之前没在这里见到过的,应该是新落户的‘居民’。”
“2020年冬天,最多时监测到有3000余只白鹤在此栖息觅食。”鲤鱼洲管理处党委书记刘伟告诉记者,五星白鹤保护小区通过湿地保护与恢复建设,为全球只有4000余只的濒危物种白鹤提供了一个安全的、食物充沛的栖息地,今年到11月28日,已监测到白鹤1995只。
南昌地处五水之尾、鄱湖之滨,河网交织、湖泊密布,湿地资源十分丰富。鄱阳湖南矶湿地是国内最大的、具有全球代表性的内陆河口三角洲湿地,也是世界同纬度地区保存完好的湿地生态系统之一。
良好的湿地生态环境,为鸟类提供了绝佳的栖息场所。据统计,南昌市有冬候鸟112种,夏候鸟47种,旅鸟58种,留鸟164种。有国家重点保护鸟类59种,其中,国家Ⅰ级保护鸟类11种,国家Ⅱ级保护鸟类48种。
南昌鄱阳湖区作为候鸟迁徙的重要栖息地和中转站,每年为全球数十万只水鸟,包括75%以上的东方白鹳和98%的白鹤提供了越冬栖息地,肩负着实现可持续发展目标和保护全球鸟类多样性的重要使命。
观测数据显示,截至11月28日,抵达鄱阳湖的越冬候鸟有63.7万余只,其中国家一级保护动物有7种,分别是:白鹤、白枕鹤、白头鹤、黑鹳、东方白鹳、青头潜鸭和黑脸琵鹭。江西省省鸟白鹤的数量有3500余只。
人鸟相依,共筑候鸟栖息天堂
“我喜欢鸟,每年都要来鄱阳湖好几回。来这里最大的感受就是鸟儿不怕我们,近距离观察也不会惊吓到它们。”爱鸟人士熊芬和朋友们相约来观鸟,他们发现用手机都能拍出很美的照片。
“随着秋冬迁徙高峰的到来,五星白鹤保护小区的鸟类监测数量逐步上升。为使鸟儿安然度过冬季,保护小区在建设中统筹考虑鸟类需求,将核心区的农户迁出,为候鸟们提供一处专属家园。”南昌市野生动植物保护中心主任钟玉兰说。
为了给候鸟营造一个安全、舒适的栖息环境,鲤鱼洲管理处推进水环境治理。管理处先在辖区内推广农药化肥减量增效技术,有效防止水体污染。同时,构建城镇和村庄分级净化系统,在生活集中区设立污水处理点,目前日处理污水量达到1800吨。
为了迎接这些南昌市的“新居民”,五星白鹤保护小区早早开始准备。数量众多的候鸟到来,首当其冲的是食物问题。钟玉兰介绍,经过多年的管理和完善,鲤鱼洲管理处把原来面积300亩的藕田扩大到1050亩,除了专门种植的莲藕,还预留了400亩稻谷作物,购置了大量玉米,方便候鸟们在此处觅食。人退鸟进,让成千上万的候鸟放心与人为邻。
南昌市林业局自然地保护管理科科长罗晓平介绍,南昌市积极争取项目资金用于对鄱阳湖周边因保护湿地和候鸟而受损的农户合理开展生态补偿,开展周边社区环境整治,加强湿地巡护与监测,极大地缓解了湖区“人鸟争食”的矛盾,有效恢复了项目实施区域湿地生态环境质量,促进人与自然和谐相处。
最佳观鸟季,鸟竞自由人欢乐
记者了解到,南昌市统筹推进湿地候鸟保护工作,积极开展国际湿地城市创建,特别是十余年来持续组织开展越冬候鸟和湿地保护专项行动,把湿地候鸟保护工作不断引向深入。
市政府专门成立了越冬候鸟和湿地保护工作领导小组、创建国际湿地城市工作领导小组,制定工作方案,对保护工作进行统一部署和协调。湿地候鸟保护工作纳入全市高质量发展综合目标考核的重要内容,沿湖各级政府逐级落实好湿地候鸟保护责任。
江西省第二届国际观鸟周活动将于2021年12月11日-13日在南昌、九江、上饶三市举办。活动主会场设在首批“中国候鸟小镇”之一的九江市永修县吴城镇,在南昌市、九江市和上饶市设置了15个观鸟点。
围绕“鹤舞鄱湖、牵手世界”主题,本届观鸟周活动设置了开幕式、碳达峰碳中和企业家论坛、第三届国际白鹤论坛、嘉宾观鸟活动暨鄱阳湖国际观鸟赛等活动。南昌市的5处观鸟点中,南矶4处观鸟点和高新区五星白鹤保护小区的观鸟点建设已基本完成。
江西省鄱阳湖南矶湿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局长胡斌华说,南矶湿地是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也是国际重要湿地,333平方公里的保护区范围内,浅水湖泊、草洲泥滩,是鄱阳湖越冬候鸟理想的栖息地,吸引着90余种水鸟在此栖息越冬,主要有白鹤、东方白鹳、白琵鹭、小天鹅等,以及种群庞大的雁鸭类和鹬类水鸟。
观鸟点,其实就是水鸟分布相对集中的栖息地。南矶湿地从40多个季节性子湖泊中选择出4个子湖泊作为观鸟点,充分考虑了鸟类的分布以及交通、后勤、安全等因素。
南昌市林业局党组成员谢凤俊表示,通过观鸟周活动,可以让更多的国内外朋友支持南昌生态保护工作、参与南昌经济发展事业,感受“鸟竞自由人欢乐”的画卷,体验南昌的自然之美、生态之乐。(南昌日报社全媒体记者 吴跃强 胡萧 文 杨紫韬 图)
人退鸟进越冬候鸟安心与人为邻
冬日暖阳下,南昌市高新区鲤鱼洲五星白鹤保护小区里,成群的候鸟在水面开阔、水草肥美的湖畔,时而低头觅食、时而追逐嬉戏、时而翩翩起舞,吸引爱鸟人士近距离观察、拍摄。落日余晖中的鄱阳湖,如同一幅人鸟和谐的风景画。
63.7万余只候鸟“恋”上鄱阳湖
在鄱阳湖畔的南昌市鲤鱼洲五星白鹤保护小区,成群的候鸟在此尽情享受着冬日暖阳的温馨滋味,气质出众的白鹤在清水中引颈高歌。
五星白鹤保护小区被誉为“全世界离白鹤最近的地方”,每年冬季都有大量候鸟来此越冬,最近观测距离仅十几米。
摄影爱好者张荣峰与朋友们架好拍摄设备,静静地等待着候鸟起飞,用镜头记录下那一瞬间的美好。张荣峰说:“白鹤、东方白鹳、小天鹅、豆雁……飞过天空的候鸟种类很多,今年拍到几种候鸟,是之前没在这里见到过的,应该是新落户的‘居民’。”
“2020年冬天,最多时监测到有3000余只白鹤在此栖息觅食。”鲤鱼洲管理处党委书记刘伟告诉记者,五星白鹤保护小区通过湿地保护与恢复建设,为全球只有4000余只的濒危物种白鹤提供了一个安全的、食物充沛的栖息地,今年到11月28日,已监测到白鹤1995只。
南昌地处五水之尾、鄱湖之滨,河网交织、湖泊密布,湿地资源十分丰富。鄱阳湖南矶湿地是国内最大的、具有全球代表性的内陆河口三角洲湿地,也是世界同纬度地区保存完好的湿地生态系统之一。
良好的湿地生态环境,为鸟类提供了绝佳的栖息场所。据统计,南昌市有冬候鸟112种,夏候鸟47种,旅鸟58种,留鸟164种。有国家重点保护鸟类59种,其中,国家Ⅰ级保护鸟类11种,国家Ⅱ级保护鸟类48种。
南昌鄱阳湖区作为候鸟迁徙的重要栖息地和中转站,每年为全球数十万只水鸟,包括75%以上的东方白鹳和98%的白鹤提供了越冬栖息地,肩负着实现可持续发展目标和保护全球鸟类多样性的重要使命。
观测数据显示,截至11月28日,抵达鄱阳湖的越冬候鸟有63.7万余只,其中国家一级保护动物有7种,分别是:白鹤、白枕鹤、白头鹤、黑鹳、东方白鹳、青头潜鸭和黑脸琵鹭。江西省省鸟白鹤的数量有3500余只。
人鸟相依,共筑候鸟栖息天堂
“我喜欢鸟,每年都要来鄱阳湖好几回。来这里最大的感受就是鸟儿不怕我们,近距离观察也不会惊吓到它们。”爱鸟人士熊芬和朋友们相约来观鸟,他们发现用手机都能拍出很美的照片。
“随着秋冬迁徙高峰的到来,五星白鹤保护小区的鸟类监测数量逐步上升。为使鸟儿安然度过冬季,保护小区在建设中统筹考虑鸟类需求,将核心区的农户迁出,为候鸟们提供一处专属家园。”南昌市野生动植物保护中心主任钟玉兰说。
为了给候鸟营造一个安全、舒适的栖息环境,鲤鱼洲管理处推进水环境治理。管理处先在辖区内推广农药化肥减量增效技术,有效防止水体污染。同时,构建城镇和村庄分级净化系统,在生活集中区设立污水处理点,目前日处理污水量达到1800吨。
为了迎接这些南昌市的“新居民”,五星白鹤保护小区早早开始准备。数量众多的候鸟到来,首当其冲的是食物问题。钟玉兰介绍,经过多年的管理和完善,鲤鱼洲管理处把原来面积300亩的藕田扩大到1050亩,除了专门种植的莲藕,还预留了400亩稻谷作物,购置了大量玉米,方便候鸟们在此处觅食。人退鸟进,让成千上万的候鸟放心与人为邻。
南昌市林业局自然地保护管理科科长罗晓平介绍,南昌市积极争取项目资金用于对鄱阳湖周边因保护湿地和候鸟而受损的农户合理开展生态补偿,开展周边社区环境整治,加强湿地巡护与监测,极大地缓解了湖区“人鸟争食”的矛盾,有效恢复了项目实施区域湿地生态环境质量,促进人与自然和谐相处。
最佳观鸟季,鸟竞自由人欢乐
记者了解到,南昌市统筹推进湿地候鸟保护工作,积极开展国际湿地城市创建,特别是十余年来持续组织开展越冬候鸟和湿地保护专项行动,把湿地候鸟保护工作不断引向深入。
市政府专门成立了越冬候鸟和湿地保护工作领导小组、创建国际湿地城市工作领导小组,制定工作方案,对保护工作进行统一部署和协调。湿地候鸟保护工作纳入全市高质量发展综合目标考核的重要内容,沿湖各级政府逐级落实好湿地候鸟保护责任。
江西省第二届国际观鸟周活动将于2021年12月11日-13日在南昌、九江、上饶三市举办。活动主会场设在首批“中国候鸟小镇”之一的九江市永修县吴城镇,在南昌市、九江市和上饶市设置了15个观鸟点。
围绕“鹤舞鄱湖、牵手世界”主题,本届观鸟周活动设置了开幕式、碳达峰碳中和企业家论坛、第三届国际白鹤论坛、嘉宾观鸟活动暨鄱阳湖国际观鸟赛等活动。南昌市的5处观鸟点中,南矶4处观鸟点和高新区五星白鹤保护小区的观鸟点建设已基本完成。
江西省鄱阳湖南矶湿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局长胡斌华说,南矶湿地是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也是国际重要湿地,333平方公里的保护区范围内,浅水湖泊、草洲泥滩,是鄱阳湖越冬候鸟理想的栖息地,吸引着90余种水鸟在此栖息越冬,主要有白鹤、东方白鹳、白琵鹭、小天鹅等,以及种群庞大的雁鸭类和鹬类水鸟。
观鸟点,其实就是水鸟分布相对集中的栖息地。南矶湿地从40多个季节性子湖泊中选择出4个子湖泊作为观鸟点,充分考虑了鸟类的分布以及交通、后勤、安全等因素。
南昌市林业局党组成员谢凤俊表示,通过观鸟周活动,可以让更多的国内外朋友支持南昌生态保护工作、参与南昌经济发展事业,感受“鸟竞自由人欢乐”的画卷,体验南昌的自然之美、生态之乐。(南昌日报社全媒体记者 吴跃强 胡萧 文 杨紫韬 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