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资讯频道 > 社会 >

RCEP真是降税神器?德国巨头正顶层设计,新西兰牛奶还是原来的便宜……

来源: 解放网/上观新闻 时间: 2021-12-31 06:59:14

摘要:RCEP将生效,企业准备好了吗?

2022年1月1日,《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将正式生效。记者从一些对RCEP高度关注且受影响较大的进出口企业了解到,企业正在想方设法吃透政策、用好规则,同时,一些对策研究和顶层设计已在进行。

RCEP由东盟十国发起,中国、日本、韩国、澳大利亚、新西兰等国共同参加。由于此前中国-东盟、中澳、中新(西兰)、中韩等都已有双边自贸协定,许多降税也已降到位,唯独中日之间没有双边自贸协定。因此,RCEP落地对于中日贸易影响较大。上海海关关税处原产地管理科科长张正告诉记者,中国将对86%的日本产品关税最终降为零。其中,协定生效时立即降为零的产品主要包括部分水产品、矿产品、化工品、纺织服装等,还有许多产品承诺过渡期降为零,这对于中国进口企业而言是一个利好。

张正介绍,上汽大众每年要从日本进口变速箱控制器、车辆零配件及模具等,其中变速箱控制器的关税在RCEP实施第一年,会从7%降为6.6%,仅此一项,就为企业每年节省数十万元人民币的税款。随着关税按承诺逐年下降,给进口企业带来的持续性实惠将更为明显。

上海进口企业忙着算省下的税,出口企业则在考虑拓展新市场。上海某纺织工业公司过去对日出口较少,主要顾虑在于高关税。该公司国际事务处经理赵文介绍,以前因为日本高关税,导致公司产品质量虽好却无价格竞争力。但RCEP敲定后,公司决定挑战一下日本市场。以公司的优势化工产品涤纶短纤为例,RCEP实施首年,涤纶短纤出口日本的关税下降0.6个百分点,到第10年关税归零。“这种情况下,我们有底气把自己的好产品拿到日本市场上去,与同在日本市场的韩国、印尼出口商以及日本本土企业一决高下。”赵文也透露,希望通过出口海外市场,同时摆脱或缓解国内同类企业竞争“内卷”加剧的局面。

不过,RCEP是个“大篮子”,海关方面提醒,由于协定的交织,也需要企业比较不同协定间的降税水平和原产地规则。张正举例,乳制品、牛羊肉是新西兰出口优势产品。在RCEP之前,根据中国与新西兰的自贸协定,中国企业进口新西兰乳制品,可在一定额度内,享受较低关税。但在RCEP协定下,乳制品是在排除清单内的,因此仍有10%的进口关税。所以,中国企业自新西兰进口乳制品,选择用老办法,其实更合算。

事实上,RCEP落地,其更层次效应的显现需要时间,国内企业也必须想深一步、尽早谋划对策。

浦东海关综合业务一处原产地管理科科长褚惠虹举例,中国总部落户于上海的德国某化工巨头,其化工产品的主要出口目的地为东盟、韩国等RCEP成员国与地区。这家跨国公司现已在酝酿调整公司顶层设计,考虑如何在RCEP成员国区域内进一步优化布局。

褚惠虹分析,原本,该巨头的中国工厂出口到东盟的大部分化工品享受零关税,但也有小部分例外,被认定并不符合东盟的原产地规则,享受不到关税优惠。不过,RCEP框架内有一条“化学反应规则”,通过某特定化学反应制备,就可获得原产资格。RCEP中还有一条“协定区域使用累积原则”,允许在确定货物是否适用RCEP关税优惠时,将来自RCEP任何缔约方的原产成分都考虑在内,实行原产成分累积规则。“这些被重新界定的规则,很有可能增加或削弱区域内某地的原产地优势,从而引发新一轮投资贸易转移。”褚惠虹说。

所以,几多欢喜,也几多挑战。RCEP缔约国区域内,各种多边、双边的自贸协定很多,中国进出口企业一方面需要择优适用优惠贸易协定,选取对自己最有利的政策;另一方面,我国扩大对日本等国高端制造的进口,也是对国内企业产业能级的一种倒逼。与此同时,我国的优势制造在抓住机遇大举出海时,必然要面对更多国际对手的同台竞争。未来RCEP区域内,产业链、供应链集聚效应的特点将被放大,这些机遇和挑战,都需要我国企业加紧修炼内功,实现自身与区域内各国的产能链接与升级。

标签: 新西兰 德国 神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