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资讯频道 > 社会 >

一棵菜 | 舌尖上的上海科技

来源: 东方网 时间: 2022-01-06 14:55:39

生活给予了科技闪耀的灵感,科技赋予了生活恬淡的温度。上海科技不仅可以是锋利的一把刀、遥远的一颗“星”、坐底的一艘艇,也可以是清甜的一颗菜、萌萌的一朵菇、娇艳的一支花。让爱科技,也可以成为你爱生活的方式之一。

为此,“上海科技”将携手多家本市的科研院所和机构推出“舌尖上的上海科技”系列,它们都曾是获得过国家级科技类奖项的优秀产品,让你在餐桌上也可以品尝到科技的“酸甜苦辣”。

俗话说:三天不吃青,两眼冒金星。香菇青菜、菜肉馄饨、香肠菜饭……流水的CP、铁打的主角!今天,我们就来聊聊“上海青”——这棵上海人餐桌离不开的小菜。

等特歇!关于这棵小菜的名字,侬先勿要帮我吐槽,撒“上海青”?阿拉上海宁么各种讲法!那当然,我可是颗有身份的菜!

1979至1983年,上海农科院园艺所姚文岳团队用抗病育种手段,选育出优质抗病青菜新品种“矮抗青”,并在1987年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三等奖。和之前上海主栽青菜品种比,矮抗青的发病率要低2-3成,产量能增加3-6成。一般品种亩产2000公斤左右,矮抗青亩产3000公斤左右。

“矮抗青”面世后,江苏、安徽等地纷纷引进,并很快传播到全国各地。由于来自上海,于是逐渐有了“上海青”这个外号。2000年以后,随着定居海外的华人越来越多,上海青作为华人喜爱的蔬菜,被不少国外种业公司瞄准,种子大规模出口。在国外,上海青被直译为“ShanghaiQing”、“Shanghai Green”或“Shanghai Baby”。国货之光有木有?!

然而,如何装满菜篮子,对上海居民来说,也曾经是一件闹心的难事。

上世纪70年代初期,上海许多青菜田青菜病毒泛滥,发病率达到30%,甚至因此绝收。

为缓解吃菜难,我国自行设计、由江南造船厂制造的第一艘万吨级远洋货轮“东风号”,1960年下水起航,首航就是赴天津、青岛装运支援上海的近万吨大白菜。

清晨5点居民们拿着小菜篮在入口处等待

人民的需要在哪里,科研力量就攻克哪里

1982年10月《新民晚报》的报道称“科技人员挽救了一个蔬菜品种”

1982年,《新民晚报》上出现了这样一个标题:“科技人员挽救了一个蔬菜品种,特色矮箕青菜绝处逢生。”埋头苦干8年,上海农科院成功了,抗病毒能力更强的新品种——“矮抗青”腾空出世。

那一年,上海农科院园艺所备下了两万余亩地的用种量,9月播的种,11月就进了上海菜场。紧接着上海农科院又马不停蹄,研发出了新品种冬常青、夏冬青。顾名思义,冬天、夏天都“常青”,至此农科院研发的新品种,让青菜一年四季不断档。

吃菜不忘育苗人,他带领团队拯救了中国青菜

上海农科院研究员姚文岳

1992年的《文汇报》上描写这位拯救了中国青菜的研究员说:“姚文岳在极其艰难的条件下开始研究。没有温室,他就穿着短裤、背心,自己动手建造土温室;没有设备搞病理实验,他就借用生化所的科技设备进行植物分离观察和病毒种类分类、鉴定。”

“矮抗青”或是“上海青”,漫漫科研路、拳拳为民心

如今,来自全国各地的新鲜时蔬让我们的家庭餐桌琳琅满目;众多生鲜平台,让我们不用跑小菜场就完成了一日三餐的采购。上海居民从买菜难到挑花眼的转变,这也是上海市“菜篮子工程”带给我们的美好生活。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上海市政府十分重视市民吃菜问题,提出“菜篮子工程”予以实施。与此同时,上海蔬菜产销逐步改革开放,向市场经济迈进。1991年起,蔬菜放开价格,放开经营,结束产销计划体制,前后花了13年时间。

2004年,以保障食品安全、改变国际大都市环境面貌为最终目标的“新菜篮子工程”正式启动。从解决市民买菜难的“菜篮子工程”到让老百姓吃得放心、吃得安全、吃得满意的“新菜篮子工程”,科技为上海新农业插上了腾飞的翅膀。

标签: 舌尖 一棵 上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