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以食为天,如何“安为先”?江苏省市场监管部门开展系列专项执法行动
食品安全,是事关千家万户的一项重要的民生工程和民心工程。食品源头生产企业环境如何?饭店后厨是否严格执行相关标准?商超如何保证食品安全?记者对此在全省进行了走访。
今天(1月17日)上午,记者走进宿迁一家面粉生产企业,市场监管部门的执法人员正在开展日常检查,此次检查活动采取不打招呼、随机抽取食品生产企业,对食品生产企业生产环境、设备设施、工艺流程、原材料采购使用及食品安全相关制度等环节进行逐一检查。
重点检查原料库、成品库及三防措施等,执法人员深入生产现场,仔细检查企业是否建立健全相关管理制度、从业人员是否有健康证及许可证,是否在有效期内等管理资料,查验企业原辅料供应商相关资质、原料合格检测报告等。严格按照生产企业日常监督检查表的内容详细填写食品生产企业存在的问题。
今年以来,全省市场监管部门围绕食品生产经营、校园食品安全管理、进口冷链食品监管、白酒行业打假维权等方面,开展了一系列的专项执法行动,查办危害食品安全违法违规行为。
“一是开展打击食品安全暨知识产权保护领域违法违规行为系列专项执法行动,重点打击不落实食品安全主体责任和生产经营过程控制要求、虚假标注、欺诈和虚假宣传、违法广告、侵犯知识产权等违法行为。二是开展白酒行业专项执法行动。加强对公安、检察、法院、交通、邮政、税务等部门协作,共同发力。三是开展食品安全集中执法行动。针对牛羊肉、米面油、校园食堂采购市场、农村食品市场、特殊食品行业进行集中执法行动。”宿迁市市场监督管理局执法稽查处支队长章海云介绍。
从商超到后厨,从货架商品到预制菜品,执法行动的持续开展,严惩了一批违法犯罪人员,形成了打击食品安全违法犯罪的高压态势,进一步夯实了食品安全监管工作基础,有效提升了全市食品安全保障水平。以宿迁为例,2021年,宿迁全市共查办各类食品安全案件 4391 件,案值1300余万元,罚没款1200余万元。
“春节前,我们将进一步强化食品安全市场监管,以打假‘暴风’行动为中心,以商标侵权、‘傍名牌’、农药残留超标、添加非食用物质等违法犯罪行为为切入点,开展食品安全专项整治行动。实现查处一批案件、震慑一片市场、规范一个行业的良好效果。”章海云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