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资讯频道 > 社会 >

黄平:腊货 | “春节记忆”主题征文·天眼新闻文化频道

来源: 天眼新闻APP 时间: 2022-01-20 13:31:40

黔地过年,作为传统佳肴,腊货是必备的。

父亲健在的时候,过年的腊货,我们不用操心。一到冬天,家中常备柴禾,足够烧用。老房是石板房,有炕笆,透烟。炕腊货的柴火,烟雾悠悠然于石板缝中飘出,让人远远看到,觉得那就是年味。

父亲的年猪,没有空过一年。父亲爱说;“年猪、年猪,最少也要喂足一年,那才叫年猪。”父亲的年猪,吃令都是青饲料与苞谷,传统喂养方法的坚持,让年猪充灌着期待。而腊货,就是与年猪密不可分的腊肉、香肠、血豆腐。

每年杀年猪,父亲都要看好日子。杀猪前,母亲泡好黄豆,先把豆腐推好、榨好。血豆腐的传统做法:用漏梭揉碎、揉醒、揉粘,团成圆形,然后用大匹青菜叶包起来上炕笆。用猪血做的血豆腐,味道虽然不错,但炕过后口感上有点硬性,牙口不好的老人有心无力。因此,有人用食用红代之,颜色深浅可调,炕好后蒸来吃,口感上软和得多,老少皆宜。所以现在的血豆腐,普遍是有名无实,吃个味道而已。

父亲自己喂的年猪,杀来炕的腊肉,看起来可口,吃起来满嘴香。那腊肉味总是溢着一种地道的肉香本味。

父亲去世,母亲身体一年不如一年。杀猪炕腊肉、筑香肠、捏血豆腐,就算全都加工好,柴也准备好,让母亲在老家的窝棚帮烧火炕,都觉得不忍心。所以,腊货都得由我们想办法备办。妻子说,买来炕腊肉的肉,就要买四五百斤重的大猪肉。猪越大,炕出的腊肉越香,越有肉味,越好吃。就算喂饲料,膘肥体壮的大猪,炕出来的腊肉,筑来炕的香肠,加肥肉条做的血豆腐,口感都要好点,吃起来肉味足。当然,筑香肠要瘦肉多点,肥肉少点,花椒、盐巴比例恰当,腌得透,炕来味道才正。可是现在,就算农村,住钢筋水泥房的人家多了,在很多人看来,炕腊货是个麻烦事。

前几年,岳母还健在的时候,他们房子挨山坡,山上柴多,所以腊月间炕腊货,方便得很。他们就在后门外的围墙内,搭个窝棚烧火炕。炕的时候,爱修香樟树、杉树桠来烧,炕的时间长,炕来的腊货,味道纯正。可是去年五月,岳母病逝,86岁高龄的岳父,身体也不怎么好。今年入冬,母亲和我们在一起生活,老家没人招呼烧柴。兄弟总是为生活奔波劳碌,炕腊货的事没了指望。

临近腊月,妻准备了1500多块钱的腊货,准备自己买青冈树烧的木炭来炕。母亲爱说,腊货,香在烟火味,没有烟火味的腊货,那就不叫腊味。所以腊肉、香肠、血豆腐,都要“烟熏火燎”,那才有烟火味。

在炕腊货的时候,我们也考虑到防雨问题,用车衣防雨。没雨的时候,用炭发火,烧苞谷核、木柴来炕。而且炕两三天就翻一下,这样炕得透点。为此,妻开车回娘家拖来些木柴和几大口袋苞谷核。炕好腊肉、香肠、血豆腐后,还剩下不少,说是留到下一年用。

想吃炕好的腊货,要先用温水泡。然后用洗洁剂和菜叶仔细地擦洗。虽是辛苦得很,但做出来,不要说吃起来香味足,就是看上一眼,都是一饱口福。做的过程再辛苦,吃起来的时候,那辛苦就全变成透彻肺腑的欣慰了。

文/黄平

刊头制作/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 赵相康

标签: 黄平 天眼 文化频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