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自星星的孩子”变了 上海十院通过粪菌移植治疗百余自闭症儿童初见成效
王辰昊摄,下同
东方网通讯员黄林生、李琳1月22日报道:“茅茅今天能跟着做广播操了”“茅茅愿意睡午觉了”“允允肯吃蔬菜和水果了”“允允今天主动问了为什么”,上海市第十人民医院儿科副主任杨蓉最近一直收到家长发来的消息,喜悦之情仿佛能从手机里透出来。这些都是在上海十院儿科接受粪菌移植治疗的自闭症儿童,对于家长来说,孩子短短几个月的变化确实让人惊喜。
13岁的茅茅在3岁时被确诊为自闭症,十年来父母一直坚持带他去康复机构干预,虽然可以简单交流,能遵守课堂纪律,但茅茅容易情绪激动,社交能力比正常儿童差,常说一些缺乏意义的话,运动看起来略笨拙,缺乏协调性,还经常有稀便、挑食。去年9月,父母带茅茅志愿参加了上海十院的粪菌移植治疗临床研究项目。第一疗程,茅茅很快学会了吞服胶囊,情绪越来越稳定,生气时不容易激动,大便也成形了,见到陌生人会做反应,在学校做早操也能跟上节奏了;第二疗程,茅茅说话时逻辑性明显改善;第三个疗程,茅茅愿意睡午觉了,每周可以午睡1到2次;第四个疗程,茅茅来复诊时主动给医生送上自己写的祝福卡:“鲜花和绿叶结伴,愿您永远快乐!”
自闭症是一种广泛性发育障碍,主要表现为三大类核心症状,即:社会交往障碍、交流障碍、兴趣狭窄和刻板重复的行为方式。杨蓉主任介绍,临床发现自闭症儿童多伴有胃肠道症状如便秘和腹泻、食物过敏和不耐受、菌群失衡、某些营养元素缺乏、饮食结构单一等,这些都提示自闭症的发生可能和肠道功能障碍有关。另外自闭症儿童在1岁以前开始出现症状,大多数发病都在3 岁以内,与婴儿肠道菌群的发育进程相重合,提示肠道微生物能否正常发育成熟并保持稳定直接关系到婴儿的健康。
杨蓉表示,通过和本院基础研究团队合作,对参与临床研究项目的自闭症患儿的粪便进行了菌群测序,发现菌群结构不同于正常儿童,而给小鼠喂食自闭症患儿的粪便,可以发现其逐渐出现自闭症的相关表现(如迷宫实验),进一步验证了肠道菌群失衡可能是导致自闭症发生的原因,该研究的结论与以往发表的相关研究成果一致。
目前,上海十院儿科和肠道微生态诊治中心共同合作,前期已对100余例自闭症患儿进行了儿童粪菌移植和小肠液移植,也是上海目前完成粪菌移植治疗自闭症例数最多的医疗中心。据介绍,移植前检查发现:部分患儿脑部磁共振提示脑功能存在异常,肠道菌群结构和正常儿童明显不同,同时大多数伴有食物过敏和不耐受。
通过对患儿进行饮食调整,同时进行粪菌移植,接受四个疗程(每个疗程一个月)的治疗后,观察疗效,初步统计伴有胃肠道症状的患儿有效率可达60%左右,而联合小肠液移植的有效率可以提升至70%以上。根据家长反馈,其中明显改善的临床表现主要集中在三个方面:睡眠质量改善、排便情况恢复正常、行为语言获得改善。当然杨蓉也指出,目前该治疗尚处于临床研究阶段,不合并胃肠道症状的自闭症儿童目前还没有粪菌移植的随访结果。
据悉,去年8月上海十院申报的《上海市菌群移植技术管理规范(2021年版)》在上海市卫健委获批并发布,同年9月上海人体肠道菌群功能开发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在上海十院临床医学科创院区启动,建成了1000m2达到国际先进水平的GMP标准肠菌移植实验室,拥有一套完整的粪菌移植规范,如供体筛选、标准化的菌液和胶囊制备、粪菌的质控等,自闭症的菌群移植治疗也被纳入其中。通过建立“上海标准”,杜绝小作坊式生产的粪菌进入临床治疗,提高了粪菌移植的安全性。
考虑到自闭症的治疗是一个系统化的工程,各个环节缺一不可。目前以上海十院儿科为中心已组建了一个完整的治疗体系,包括供体筛选与专职管理人员、粪菌移植标准化菌液和胶囊制备团队、粪菌移植治疗团队、病人信息化管理医师、营养师、康复治疗师、生物信息分析技术团队等,以及联合脑功能磁共振影像学分析等专业团队,并在自闭症的诊治中不断积累系统化的临床经验。
杨蓉提到,为进一步明确菌群移植治疗是否真的有效,排除安慰剂效应,目前上海十院已启动了“菌群移植治疗自闭症患儿多中心、随机、双盲、对照研究”,国内共计14家分中心(医院)将参与研究,招募志愿家庭加入,衷心希望能帮助到更多的“来自星星的孩子”及其家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