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完艺术史,来一口“草间弥生的南瓜蛋糕”-宝龙美术馆四个大展陪你迎新春
晨报记者 詹 皓
2021年11月19日在宝龙美术馆开幕的“现代的脉动:宝龙艺术大展”堪称目前上海滩分量最重的艺术大展,再加上之后接踵开幕的“Rong-源”空间艺术展、“玩越想象——龙宝跨界艺术展”和“迎浪当下:花井祐介个展”,宝龙美术馆用四个大展陪你迎接农历新春。
东西方的百年艺术时刻
“现代的脉动:宝龙艺术大展”作为宝龙美术馆成立4周年大展,以150件博物馆级别的美术杰作,呈现了一场连接过去与未来、中国与世界的艺术盛宴,展览开幕至今好评不断。这场艺术盛宴跨度从齐白石到KAW S将近百年,历数那些激动人心的艺术作品,比如齐白石《咫尺天涯-山水册》、傅抱石《蝶恋花》、蔡国强《没有我们的外滩》、KAWS《峰回路转》等等。
由于展览体量极大,名作众多,策展人勾勒出一条“现代美术的脉动”路径,当然,观众也完全可以根据自己的体验,去寻找美术史上某些个性化的内在逻辑。
展览的视野极为开放,东西方不同年代的艺术品混搭展陈,为观众提供了对艺术对话的全新理解。比如英国艺术家安东尼·葛姆雷的当代雕塑《转》,其左右两边分别展陈了美国当代艺术家乔治·康多的油画《给临床正常者的处方》和中国老一辈国画大师的集体创作《驱邪纳福》,引发了中西方艺术的“隔空对话”。同样,陈佩秋先生的国画旁边,展陈了英国当代艺术家大卫·霍克尼和去年底谢世的美国波普艺术家韦恩·第伯的油画,展开一场东西方艺术家对于色彩的“交流”。
这个大展的展陈空间也极为讲究,有的大展厅隔出很多小空间,给人步入“盲盒”的感觉,有的超大型展品比如蔡国强《没有我们的外滩》,从展厅不同角度可以有四种以上观赏方法。
展览将延续至5月18日。
让艺术家玩转想象力的龙宝
龙宝是宝龙集团的吉祥物,以龙宝为对象,近60位知名艺术家和跨界艺术创作者通过涂鸦、绘画、装置、雕塑等多种媒介进行艺术创作,并汇聚成“玩越想象——龙宝跨界艺术展”。
从布满海洋四叶草传递幸运的龙宝,到身着宇航服的太空龙宝,从材质柔软的毛毡龙宝,到舞动太极姿势的赛博龙宝,还有置身驾驶舱操作遥杆的积木龙宝,艺术家们用个性化的艺术语言,为龙宝拟定角色,诠释出自己的理解,为龙宝这个乖萌公仔创造出了当代艺术的新语义。
展览将展至2月20日。
“Rong-源”的沉浸式体验和反思
从上海崇明到西藏冈仁波齐,辗转2万公里、爬升5300米、跨越10个省市自治区,“Rong-源”空间艺术展为观众带来沉浸式体验和对人类文明和自然世界的反思。展览打造了9大板块,分布在7大空间,其中,《迷雾森林》是一个以光的回响构建而成的空间,虚幻而时隐时现的迷雾景观,将置身其中的观众带入一个诗意的栖居空间。作品如同迷宫一般捉摸不透的特征,暗示了当下人类生活之中的众多虚浮景观。
《光之柱》记录了冰块的折光与消逝。艺术家从上海吴淞口取了15罐江水冻成巨大的三棱冰柱,从上海运到青藏高原的冈仁波齐;又从塔钦的玛旁雍错圣湖取水带回上海冻成冰柱,灌溉在崇明长江入海口的土地上。在特定场域通过记录冰块的折光与消逝,探讨存在与时间的关系。
《光之茶室》作品主体由5000多个满钵构成,茶室顶部实时传输着来自冈仁波齐的天空影像,跨越千里的两地得以“共此时”。作品将饮茶和当代审美相结合,用当下的语言来重新诠释传统的东方人文精神。
装置《光之溶洞》通过实时捕捉行走其间的人数来变幻光色,模拟了溶洞空间,是人与自然之间互相作用的暗示。
展览将展至2月25日。
日本艺术家花井祐介的“迎浪当下”
1月23日,日本艺术家花井祐介首个上海大型美术馆个展《FACING THE CURRENT》(迎浪当下)亮相宝龙美术馆,展览共展出24幅画作及3件立体雕塑作品,其中包括12幅从未公开展示的布面油画,展品数量居艺术家历年海外展览之冠。
花井祐介汲取了美国西海岸艺术家、嬉皮士、冲浪者等多种文化元素,再融合其注重细节的特质,形成独特的东西混合怀旧风格,令他活跃于世界艺术舞台,作品展现了愤世潦倒但不忘思考的人生态度,跟世界各地观众产生共鸣。
立体雕塑《FACING THE CURRENT》描绘了一位中年人坐在岸边思考人生的场景,虽然有烦恼,但身旁有小狗作伴。花井祐介热爱冲浪,在冲浪的过程中,滑浪者要面对变幻莫测的风浪,上一秒踏浪而行,下一秒却可能被海浪吞噬。这现象令花井祐介反复思量面对人生的态度:究竟随波逐流,顺应天命,还是要坚毅不屈地对抗困境不低头?
展览将展至2月22日。
源自草间弥生作品的南瓜甜品
“现代的脉动:宝龙艺术大展”里有多件草间弥生作品,其中,《南瓜(3)》创作于1982年,宝龙美术馆B1艺术餐厅的主厨结合这件作品展开研发,让客人在用餐时也能体验艺术气息。
这道甜品有很直观的南瓜模样,切开南瓜,里面包裹着香草味的冰淇淋和芒果粒,口感软糯、甜而不腻。看完展览,来一块草间弥生同款南瓜甜品,实在是个新奇体验。
来源:新闻晨报 作者:詹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