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春走基层|“话痨”乘务长春运心路:让旅客舒心,让同伴放心
东方网记者刘辉、通讯员税宁1月28日报道:春运进入第十二天,返程客流也逐渐走高。已经走上春运岗位的东航客舱服务部资深乘务长易佳,说自已经有十年的春节没能在家过。她还说自己是“话痨”,但给旅客和同伴带来的,反而是安心。
把自己称为春运摆渡人
“今年的春节比较早,也是疫情影响之下的第三个春运,1月24日飞了一班上海浦东到广西柳州的航班,感受到旅客们回家的喜悦、幸福感是藏不住的”,来自东航客舱服务部易佳 谈到了春运新特点。
易佳介绍自己有点“话痨”,因为乘务长的工作关系,和南来北往的旅客交流,关心旅客的乘机体验是她喜欢做的事情。
“当天飞柳州的航班我印象很深,一位旅客刚好到后舱来,我们正好就交流了一下,我说您好像看起来很激动”,这位旅客说:“2020、2021年都没法回家过年,我身边很多同事今年因为家在疫情散发的地区继续不能回家,虽然我这次往返都要核酸,排队做核酸人也很多,但我觉得我自己已经很幸运了。”
在易佳看来,度过春节的方式虽然不一样,但那份激动从每个人脸上都能看到。更有趣的是,那位旅客还反问易佳:“你们过年怎么安排?”,“我们跟你们错峰过年,过年的时候作为摆渡人把你们送回去,等到过完年没有那么繁忙的时候,我们再和家里人过年。”易佳笑笑地回应。
防疫提醒贯穿始终
除了和南来北往的旅客交流,还要和航班上的组员保持沟通。由于今年春运,疫情防控依旧是重中之重。于是,话痨的易佳又上线了。
“我们乘务员要飞一个地方,飞之前就一定要了解掌握目的地的防疫等级和防疫政策,每一个地区对应的机组核酸要求也是不一样的,航前准备会这些信息都会反复确认。”易佳介绍说,“我们要做好自身的防护和与旅客之间的防护,包括口罩和手套穿戴,防疫的各项预案一直贯穿于整个航班的运行之中”。
不管是客运航班还是货运航班,执行完国际航班的机组就要按规定进入“隔离”状态,与家人的相聚的时间更少了。易佳回忆说:“上个月的时候,有一次当天飞了浦东-首尔往返国际客运航班,住酒店等核酸出来之后,再飞一个浦东-法兰克福往返国际客运航班,回来后再隔离,从出门到回家,一次就超过20天”。
易佳笑着说:“疫情之下,机组的隔离不仅是‘家常便饭’,也让家人的‘心理素质不断提升’,老公和婆婆常会来看我,我们遥望挥挥手,老公的电话中还不忘提醒我,趁着隔离的时间,好好休息,也把作为服务教员的课件做了……”
易佳特别还提到,作为一名新上海人,特别喜欢上海“海纳百川”的城市魅力。易佳说,“疫情带来困难,但我的幸福感是很高的,不仅来自来东航这个‘大家庭’,还有上海这座城市。”
谈春节话题总得偷偷“擦眼泪”
从2004年参加工作,2007年调到上海工作,空乘专业毕业的易佳一直在乘务员这个岗位上。因为父亲过世、母亲一个人在老家重庆的缘故,每每过春节的时候,还是特别想家的。
有一年春节期间,易佳刚好飞重庆,想到这座城市的母亲和亲人,她在飞机舱门口拍了一张带“重庆”二字的图片发了朋友圈,但想了想又很快删了。“身为乘务长,不想让太多人知道我也想家了,免得团队在过年时被我带忧伤了”,她解释说。
到底有多少年没回重庆过春节,易佳的母亲记得最清楚:“除了你生小孩的时候,我们到上海照顾你、过春节,你工作以来就没回家过过春节”。每每聊到“春节要飞”的话题,为人女、为人妻、为人母的易佳都会为亲情不能团聚过节而偷偷地“擦眼泪”。
倒是丈夫理解、宽慰、支持她:“乘务员想回家过年,警察也想回家过年,急诊室的医生也想过年,谁不想过年呀,但每个人的工作都有一份责任,坚守岗位就是承担这份责任……”。因为责任,所以坚守,易佳还说自己的这份坚守同时有“爱”的加持。
疫情发生以来,国际间客运航班骤减,东航主动求变,率先执行“客改货”航班。深乘务长的易佳能胜任大大小小各种机型,还兼职服务“教员”,做好“传帮带”。“如果客舱装货,那么‘货物’就是旅客,每15分钟我们要背着氧气瓶巡视客舱,检查货物固定情况”。
再过几天,易佳就能知道春节放假期间的飞行安排了,她说:“肯定是要去飞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