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想者|田兆元:中国最早的春联是谁写的?原来,楹联中藏着这些大学问
【编者按】春节贴春联,是中国人的一项传统习俗。春联属于楹联中的节庆联,楹联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遗产,被列入国家级非遗保护名录。楹联是怎么产生的?作为中国楹联的重要发祥地之一,江南地区尤其是上海,对于楹联的产生与发展作出了哪些贡献?华东师范大学田兆元教授认为,楹联在中国文化史上的地位并不如一些人所认为的那样是“小道”,里面是有大学问的。以下是他在金山区亭林镇“云间讲堂”的演讲。
很高兴来到亭林“云间讲堂”,和大家一起讨论上海文化的故事。古代上海地区就被称为“云间”,所以看到这个讲堂名,我有些激动。一方面这是富有诗情画意的名称,也是上海的文化身份,更重要的是,今天和大家交流的主题是“楹联”,而“云间”一词正是来自与上海人有关的历史上著名的一个对句。
楹联是中华文化的独特产物
在演讲一开始,我先说一个对子:江南风月美,海派楹联香。看了这个,大家就知道,今天这个讲座是要突出上海与江南楹联的特点。
江南地区是中国楹联的重要发祥地之一。中国楹联有一千多年成熟的发展历史,但在此前有千年的酝酿期。所以,中国楹联文化积淀深厚,绵延不绝。作为一个中国人,作为一个上海人,我们有责任把祖先传下来的这份遗产保护好、传承好。
楹联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遗产,被列入国家级非遗保护名录。楹联是中华文化的独特产物,是一个复杂的多要素的文化构成。我们把它定位为汉语言文字的对句方法、中华民俗节庆与仪式、汉字书法书写艺术,以及楹联作品装裱制作技艺四者相统一的综合的文化谱系。因为对联书写张贴在楹柱上,所以称为楹联。楹联是对联的总称,此外还有对子、桃符等多种称谓。从内容和用途上说,楹联包含春联等节庆联,婚联(喜联)、寿联和挽联等人生礼俗联,建筑景观联,自我励志修身联等。几乎所有的人生社会与自然世界的问题都可以用楹联表达,因此某种程度上来说,楹联是生活的诗意呈现。
通常楹联是由两句成对的对子构成一个作品。“对”有相对的意思,多数情况两者是分开的,你在左我在右,没有联而是分。但在特定的空间,这分开的两部分又联系成一个整体,相对相联。这种辩证的关系,体现了中国人的智慧,以及对于自然与社会的态度。
从文学史的角度说,中国历史上不同朝代都有自己的代表,比如唐诗、宋词、元曲。那么,明清的代表是什么呢?楹联界的朋友说,可以与唐诗宋词元曲相匹配的,是楹联。这一时期的楹联名家辈出,大放异彩,是前所未有的繁荣时期。在这里,我并不是要说明清楹联有多厉害,而是想让大家了解,楹联在中国文化史上的地位并不如一些人所认为的那样是“小道”,里面是有大学问的。
楹联有发生发展的历史进程与时间谱系,也有东西南北不同的空间谱系,更有适应不同民俗与景观的类型谱系,还有风格迥异的书写谱系与制作谱系。谱系视角是研究者对于文化的整体性、多样性以及联系性与互动性的一种探索方式。对于博大精深的楹联文化,很难做到面面俱到,只能在这个浩如烟海的世界里,把握总体空间,然后循着一两条文脉,讨论具有联系性的相关问题。因此,下面我首先对楹联文化做一整体性描述,然后再对江南这个特定文化空间中的楹联予以介绍。
年俗与门神信仰为楹联的诞生创造了条件
正如我前面提到的,楹联文化谱系包括四大要素:汉语言文字的对句方法、中华民俗节庆与仪式、汉字书法书写艺术和楹联作品装裱制作技艺。在这里,我重点讲一下前两个要素。
汉语言文字的对句方法是楹联的基础。楹联也称对子,首先就是一定规则的语言对句。这个是楹联的基础。中国文化对于对句的崇尚,是一种对于自然的模仿。刘勰《文心雕龙》中有云:“造化赋形,支体必双,神理为用,事不孤立。夫心生文辞,运裁百虑,高下相须,自然成对。”这就是说,语言有对句,是人心对于自然世界的应对。对句很早就在古文典籍中有所应用,如《诗经》“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楚辞·离骚》“朝搴阰之木兰兮,夕揽洲之宿莽”,“朝饮木兰之坠露兮,夕餐秋菊之落英”,“前望舒使先驱兮,后飞廉使奔属”等,这些经典对句对于后来楹联的发展具有深远的影响。
到了汉代,诗赋文章崇尚骈对,形成磅礴大势,以适应汉王朝强大的国家力量与社会的奋勇向上的勃勃雄心。如《上林赋》:“左苍梧,右西极”,“丹水更其南,紫渊径其北”,表达了那一时期帝国的雄浑之状。那时的五言诗则出现了十分工整的对句,如:“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胡马依北风,越鸟巢南枝”;“迢迢牵牛星,皎皎河汉女”等,可以说,汉代的五言诗已经具有了明显的对句意识,并有了一定的规则和方法。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诗歌更加重视对句和音律。梵呗的传播也促进了对于声律的进一步探索。七律、五律之诗,均有两联要求对仗。由此,到了隋唐时期,对仗诗句已经高度成熟。那么,这些对句为何写到楹柱上去?这就与另一个更为重要的条件——传统民俗有关。
古老的门神信仰与年俗传统是楹联产生的文化土壤。假如不是特定的民俗传统的促进,汉语对句可能永远也成不了对联,从这个意义上说,民俗才是楹联之母。中国古代门神信仰发达。如,周代门神祭祀和信仰是最为普遍的信仰。国王祭祀七个基本的神灵,其中有门户之神。诸侯、大夫、士祭祀多个神,也包括门神。老百姓可以在灶神和门神里选一个祭祀。可见,门神在传统信仰中的重要地位。中国人爱家,门是一道重要的屏障,需要一位神灵守护,保护家庭的安全。
古代对于门的祭祀主要是防止鬼怪骚扰。汉代《论衡》一书里有一个神话,说是《山海经》这样记载的:沧海之中,有度朔之山,上有大桃木,其屈蟠三千里,其枝间东北曰鬼门,万鬼所出入也。上有二神人,一曰神荼,一曰郁垒,主阅领万鬼。恶害之鬼,执以苇索,而以食虎。于是黄帝乃作礼以时驱之,立大桃人,门户画神荼、郁垒与虎,悬苇索以御。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很多的民俗知识:一是桃树是驱压鬼邪的;二是门神叫神荼和郁垒,主要职责是驱鬼;三是这个习俗是黄帝开创的;四是门神是一个系列,包含桃人、神荼、郁垒、老虎,还有捆绑鬼怪的苇索,这是早期完整的门神信仰谱系。
中国传统春节有一个很重要的习俗就是驱鬼。由此,门神信仰与新年礼仪密切结合起来。南朝宗懔的《荆楚岁时记》记载着这样的礼仪:长幼悉正衣冠,以次拜贺,进椒柏酒,饮桃汤。……造桃板著户,谓之仙木。绘二神.贴户左右,左神荼,右郁垒,俗谓之门神。帖画鸡户上,悬苇索于其上,插桃符其傍,百鬼畏之。
汉代到齐梁时期几百年,这个驱鬼的传统与新年完全结合了,其中桃符成为标配。二门神分左右而贴,这就为楹联的诞生打造了一个空间。
当语言文字对句、新年门神信仰习俗、书法艺术和制作技艺都成熟了,春联却没有立刻贴上门户。这是为什么呢?
一种文化样式的诞生,有时是偶然的因素,需要精英的创造行为。对于楹联来说,这一偶然因素发生在十世纪的中国西部,在五代十国时期的后蜀王宫。据《蜀梼杌》记载,后蜀的最后一任君主孟昶,在某一年的新年到来之际,令臣下为其寝宫门前的桃木板题写点文字。臣下写好后,孟昶看了觉得很不满意,于是自己动脑动手,题写了“新年纳余庆,嘉节号长春”一联到桃木板上。一般认为,这是春联的最早的正式的起源。从此,桃符也成为楹联的代名词。
楹联是文学作品,也是美术作品,还是民俗仪式,更恰当地说,是仪式美术。它主要是应对节庆仪式、人生礼仪,以及社会重大仪式场合,也常常出现在重要的景观之中。楹联与仪式和景观结合,讲述着精彩的中国文化故事,讲述着江南故事和上海故事。
古上海为何被称为“云间”
上面,我主要介绍了楹联产生的历史,接下来我们来讨论一下楹联与江南文化。
刚刚我提到,后蜀孟昶开创了楹联传统。但这一说法并不能让大家一致认同,不少人觉得如果不是有人把“对子”这一独特形式发明出来,孟昶也不会单独题写两句诗上去。那么,最早创设对子的是谁呢?答案是:上海陆云。
西晋时期,出生在今上海松江境内的二陆兄弟(陆机、陆云)到京城洛阳发展。据《世说新语》记载,吴地才子陆云(字士龙)与洛阳才子荀隐(字鸣鹤)相会于大文豪张华的家里。张华就说,你们谈谈,不要用常人的方式。陆云举手出了个上联:“云间陆士龙”,荀隐立刻对出来:“日下荀鸣鹤”。这是见诸记载最早的对联故事,比孟昶作对子早600年。楹联界很多人主张,陆云在洛阳与荀隐对对子的故事才是对联的起源。相对来说,陆云的贡献更大,一是他的诗名才情更加突出,更重要的是他的一句出对,为他的故乡命名了,从此上海这个地方也被称为“云间”。南宋时期,第一部上海地区的地方志就叫《云间志》。
当然,关于楹联起源地的问题还存在不少争议,需要进一步研究,我在这里不做过多讨论。但是江南地区尤其是上海,有着浓厚的楹联传统则是事实。亭林有一位重要的文化名人顾野王,他是南北朝时期梁朝的一流学者,也是杰出诗人。我们就其存世的诗歌看,其联对的水平已经非常高了。如:“风轻莺韵缓,露重落花迟。”“日影桃蹊色,风吹梅迳香。”“池前竹叶满,井上桃花飞。”这些对句非常工整,形象描述了江南的灿烂景色,色彩斑斓,富有动感,就连平仄都跟我们后来对楹联的要求基本一致。
就现有的资料看,陆云、荀隐对出了第一个对子,孟昶写出了第一副春联,那么第一副真正的楹联是谁写的呢?梁章钜《楹联丛话》“故事”篇说:吴越时,龙华寺僧契盈,吾闽人也。一日,侍忠懿王游碧波亭,时潮水初满,舟楫辐辏。王曰:“吴越去京师三千里,谁知一水之利如此!”契盈因题亭柱云:三千里外一条水,十二时中两度潮。这个龙华寺应该指的是当时杭州的龙华寺。大家注意到,契盈是“题亭柱”的,即是写在碧波亭的柱子上,那就是典型的楹联了。由此可见江南与楹联的渊源之深。
江南楹联有哪些特色
讲完了江南地区对于楹联产生作出的贡献,接下来我们看一看江南楹联有何特色。
第一是强烈的家国意识。契盈与吴越王那副楹联很经典,表达了江南地域对于国家统一体的态度。“三千里外”表达的是与朝廷的关系,是一种政治表达。“两度潮”实际上有“朝”的意思。这副楹联表达出的是对于国家统一的意愿,也是对社会安定的意愿。
再举一个例子。赵孟頫是湖州人,是一位典型的江南艺术家,也是一位楹联大家。据说,元世祖曾命其书殿上春联,赵孟頫题写:九天阊阖开宫殿,万国衣冠拜冕旒。这充分表达了一个强大王朝的气概。元世祖又命其书应门即朝廷大门的春联,他写了:“日月光天德,山河壮帝居。”这副对联,在明清之际十分流行。其实从内容来说,本来是不适合老百姓的,但是一个民族需要有这样的气势胸襟,赵孟頫的楹联提供了一种表达路径。
第二是强调正义,表达英雄崇拜,传递正能量。比如,岳飞坟前的对联就很经典:青山有幸埋忠骨,白铁无辜铸佞臣。这是谁撰写的呢?据袁枚《随园诗话》说,是“松江徐氏女”写的。
第三是表达宏大志向。朱熹是江南人,是宋明理学大家,实际上也是个写楹联的高手。传其撰写的楹联有十三副,其中最著名的是白鹿洞书院联:日月两轮天地眼,诗书万卷圣贤心。这副楹联不知道有多少人撰写和张贴过,具有强烈的崇道意识。显然这是很好的育人训条,同时也是在传承传播中国儒家文化。
第四是描述美丽江南的风物景观,构建江南的文化认同。通过美景美德的叙事,审美成为江南楹联的重要原则。
美是一种认同。人们并不是从一开始都认为江南美的。如秦汉时期,人们认为江南卑湿,简直是“鬼地方”。司马迁说这地方地广人稀,饭稻羹鱼,当地人偷生,无家财积累多贫困。在那个时候,“哀江南”一直是诗歌的主题。直到六朝以后,随着江南地区不断发展,“江南好”“江南美”的主题才得到书写。
徐渭是一位江南才子,他用楹联建构生活的诗意。《楹联丛话》记载:山阴徐文长渭,一字天池,又字青藤。所居即名青藤书屋。藤下有池,横一平桥,桥承以柱,上覆石台。台额曰:“天汉分源。”柱联云:“一池金玉如如化;满眼青黄色色真。”柱背又一联云:“未必玄关别名教;须知书户孕江山。”承桥之柱额曰:“砥柱中流。”这是文人楹联的代表,追求审美生活,表达精神境界。徐渭也将楹联横批发展到一个新高度。
第五是商业性,这是江南楹联的一大特点。梁章钜转《坚瓠集》载:赵子昂过扬州迎月楼赵家,其主求作春联,子昂题曰:“春风阆苑三千客;明月扬州第一楼。”主人大喜,以紫金壶奉酬。海上画派的楹联,也都有商业计价。良好的商业环境,为文化繁荣提供了支持。
总之,江南楹联,大师辈出,名作涌现,是中国楹联的瑰宝。江南楹联以传播正能量为前提,为楹联传播主流文化奠定基础。江南楹联注重艺术特性,书写江南好的主题,营造诗意生活,表达个人修养。同时,江南楹联具有商业禀赋,以市场求生存,体现了独有的特色。
今天如何更好传承楹联文化
今天,我们该如何传承楹联文化呢?不得不承认,现在我们的生活环境对楹联并不“友好”。比如,我们的门户变小了,成了单开的门,这不利于楹联的张贴;很多书院,说是传播中国文化,但竟然没有楹联;在一些旅游景点,虽然有楹联,但是错误不少,左右位置还常常贴反。楹联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样式,有着丰富的历史文化积淀,需要做好传承。同时应该采取多种方式,在中小学和社区里开展相关普及活动,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新的时代中焕发出勃勃生机。
上海作为楹联的重要故乡地,要重振楹联文化。上海楹联界为传承楹联文化作出了很大贡献,但还有很长的路要走。传承中华优秀文化传统,树立文化自信,楹联不可缺位。我们需要有与城市相匹配的楹联,也需要有楹联大师来书写我们的时代,描述传承江南文化的美好。
【思想者小传】
田兆元华东师范大学民俗学研究所教授,江南文化研究院副院长,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与应用研究中心主任。中国民俗学会常务理事,中国文艺理论学会理事,上海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协会常务理事。兼任上海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特聘研究员等职务。主要研究方向为神话学与民间信仰、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经济民俗学等。主要著作有《神话与中国社会》《神话学与美学论集》《商贾史》《盟誓史》《中华创世神话六讲》《叙事谱系与文化传承》《神话叙事与社会发展研究》等。(作者照片由本人提供)
转载请注明来源“上观新闻”,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栏目邮箱:shhgcsxh@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