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资讯频道 > 社会 >

观察:中国乒乓的海外军团之恨已烟消云散,北京冬奥的“归化运动员”该怎么看

来源: 解放网/上观新闻 时间: 2022-02-04 07:33:22

摘要:它是一面镜子,照射出中国人的更开放、更宽容、更自信。

2月3日,北京冬奥会女子冰球赛B组,时隔12年再次亮相的中国队以1比3憾负捷克队。为中国队打入唯一进球的米勒,以归化球员的身份掀开中国冰球推广发展的崭新一页。

归化球员就是自愿通过取得他国国籍获得合法参赛资格,从而代表非出生国籍的国家队参加国际赛事的运动员。在北京2022年冬奥会上,中国队中的归化球员不只米勒一位。

据统计,中国男子冰球队25人中,归化球员达到15名;中国女队23人中,归化球员为13名。也就是说,中国男女冰球队共48名运动员,归化人数达到了28人,其中大部分是华裔选手。除了冰球,目前中国最有商业价值的冰雪选手谷爱凌、唯一获得花样滑冰女单资格的朱易等,都是华裔“归化运动员”。

启用归化球员、运动员转化国籍,是一种国际惯例。上届韩国平昌冬奥会上,韩国男子冰球队就归化了一批加拿大和美国球员。当然,归化入籍的前提,应该是对入籍国文化的深度认同。

在2015年北京获得冬奥会举办权后,中国冰雪运动提出了全项目参赛的目标。短短7年,中国体育代表团实现7个大项、15个分项的全项目参赛,在中国冰雪发展道路上创造历史。本届冬奥会上,只有俄罗斯奥委会代表团、美国体育代表团和中国体育代表团实现了全项目参赛,这是一个了不起的成就。

回头再看,在“全项目参赛”时间紧、任务重的大背景下,像中国冰球那样召入较有实力的华裔归化球员,能迅速补充人才、短时间内提高水平,拿到奥运门票。当然,归化选手也面对着眼前利益和长远利益的选择,因此,归化只能是短期现象,而踏踏实实培养基层本土选手,才应该是长线目标。

归化,从某种程度上说也是双赢。一方面,一些无法实现奥运会梦想的外籍华裔运动员,在加入中国国籍后征战奥运会,是炎黄子孙找寻“血脉”;另一方面,整体实力尚不雄厚的中国冰雪运动在得到华裔归化助力后,既开拓了人才培养新模式,也有助于冰雪运动的推广普及。

如何看待“归化球员”“归化军团”?笔者想到半年前采访倪夏莲的一幕。58岁的倪夏莲宝刀不老,依旧在享受奥林匹克,得到国内球迷一片点赞。我问倪夏莲,“过去,叫你们‘海外兵团’;现在,叫你们‘海外使团’。你怎么看待这一字之差?”

性格开朗的倪夏莲回答:“奥运会确实是激发爱国主义情怀的舞台,如今中国球迷、中国老百姓变得越来越宽容,越来越理性。我觉得,这和我们的经济发展、文化修养不断提升密不可分。”这位兼有“卢森堡媳妇”和“中国女儿”双重身份的乒坛老将说,“我在欧洲打球,代表的就是中国的形象,我永远都是一个中国人。”

在笔者看来,如今的“归化球员”或许类似当年的“海外军团”,多少会引发一些争论甚至质疑,然而,奥运会是全世界人民的奥运会,北京冬奥会就是为全世界人民包括运动员搭建的一座交流技艺和友谊的大舞台。当中国代表团中出现归化球员时,中国的体育迷和广大民众绝不会吝惜自己的掌声和祝福。它是一面镜子,照射出中国人的更开放、更宽容、更自信。

标签: 怎么看 烟消云散 北京